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地铁早已经司空见惯,但它仍旧是城市中最有效的交通方式。四通八达的地铁,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首选。数据显示,北京居民日常出行中,轨道交通占比为22%,全年客运量达到37.78亿人次。
更新换代,装备也进步
衣食住行,是百姓日常所需,关系着整个城市中所有人的生活,而出行的便利与否,则是城市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升级换代,从公交车、自行车,到摩托车、出租车,再到私家车,几乎一年一个变化。
有数据显示,1978年,北京全市机动车大约7.7万辆,到2000年,20多年间,北京全市机动车达到近百万辆,到2017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590.9万辆,是1978年的76倍多。其中私家车保有量为475.6万辆。
机动车的增加,最先带动的不是私家车,而是出租车。1989年8月1日,中国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北京市出租汽车公司租赁分公司正式营业。最初大规模使用的,是一种小型黄色面包车,有人叫它“面的”“小面”,也有人叫它“黄虫”。
“我没开过那种面包车,不过坐过,10块钱10公里,不仅能坐人,还能拉货,去商场买个大件,也能塞进去。”李师傅说,那时候北京的大街上,到处是这种黄色面包车,而“打的”则成了当时北京人出行的新风尚。一份1993年的公开报道显示,当年,“北京有1万多辆面的,占所有出租车的三分之一”。
1994年,因污染严重等问题,北京开始逐步淘汰“面的”,至1998年完成更新换代,代替“面的”的是夏利、富康等车型,李师傅开的第一辆车正是夏利。
2004年,北京市出租车开始进行新一轮更新换代,索纳塔、伊兰特捷达等逐渐成为主流。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共有出租汽车7.1万辆,年客运量3.9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