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车香满路——北京交通四十年的巨变(7)

2018-11-14 14:43:00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绿色环保,人间有正道

就在网约车刚刚兴起之时,一个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契机也同时出现。

2014年,由四个北大毕业生联合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目的是为了改善大学校园中的出行问题。次年,第一批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随后,共享单车很快蔓延出校园,以席卷之姿风行各大城市。

在北京,各个公交站、地铁站门口,社区门口,几乎无一例外地停满了各家公司的共享单车,一种全新、便捷且环保的出行方式,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那个曾经的“自行车王国”,似乎又回来了。

不过,这并不是单纯的回归,从上个世纪末至今,我国一直提倡绿色出行、生态出行,近二十年来成效显著。单车回归,既是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更是居民出行观念变化的结果之一。

除了步行、单车之外,节能环保也成为当下出行最重要的标尺之一。数据显示,2017年,地铁、公交、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比例升至72%,小客车出行比例降至24%。而这背后,是北京多年来在改善出行方面的种种努力。

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北京市大力推动材料技术、智慧出行、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2017年,实现交通行业能耗330.7万吨标准煤的调控目标,单位人公里出行能耗较2016年下降1.1%,温拌沥青、再生沥青混合料等节能环保材料2017年使用量达157.9万吨,比2016年提升25.9万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15643辆,占实际运营车辆数的65.74%。

古人说“出门无碍,方是通衢。著脚不牢,未为坦道”,四通八达,就是满满的未来,脚踏实地,就是稳稳的幸福。

出行是生活的细节,也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尺,更是关系生民安身立命的大事。过去的四十年里,北京人的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未来,这种变化还将继续沿着健康、环保、便捷的方向进行下去。《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涵盖区域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步行系统、智慧交通系统、绿色交通系统等十大系统的北京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全市轨道交通里程达到1000公里,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25万公里,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里程提高到1000公里左右,自行车出行比例提高到不低于10.6%,城市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5%以上……”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而我们,正走在通衢大道上,也正在书写新的历史。

首页上一页...4567 7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