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知道了在交谈时,为什么孩子与长辈的表现相差不大。假设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正与祖父(也完成过高中学业)谈论一星期前两人都读过的一本小说。我们不会认为祖孙俩谁比谁差;同样,如果两人在高中毕业不久,都写了一篇关于当时现状的短文,我们也不会认为,祖孙俩的词汇量谁比谁大。
矛盾3:智力迟钝矛盾
第三个矛盾与我们100多年前的先辈有关。如果将现代人的平均智商设定为100,那么1900年的人平均智商就是50~70,这似乎表明那时的人都患有智力迟钝 (mental retardation)。但我们知道,这个推论并不正确。我们的先辈并不比我们笨,而真正的智力迟钝者是无法应付日常起居的。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 显示,在IQ快速增长的时期,处理日常问题的能力保持恒定。与1984年的孩子相比,今天的孩子(7岁到18岁)在交流和社会化测试中的得分并没有提高,在日常生活技能测试中的得分反而下降了(该测试包含了一些过时的项目,比如“缝纫或给衣服镶边”。)
我们没有在1900年后变得更聪明,这并不意味IQ的大幅度增长毫无意义。随着科学将思想从具体情景中解放出来,各式问题也相继涌现,我们则可以运用抽象、逻辑和猜想来解决这些问题。自1950年以来,我们能够越来越巧妙地冲破先前习得规则的束缚,当即解决各种问题(见第65页图文框)。
矛盾4:基因和环境矛盾
一对双胞胎一出生就被分开抚养,长大后,他们的智商水平要比随机选取的两个人相似得多。显而易见,这是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基因。这些研究也常被引用来说明基因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而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两代人IQ的巨大差异似乎又表明环境因素影响巨大。因此第四个矛盾就是,环境的影响既微不足道(血缘关系研究),又强而有力(IQ增长趋势),这是如何体现的?
人脑体积的增长或由200万年前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一项新研究指出,人脑之所以这么大,主要与生态挑战有关,而不是之前认为的社会挑战人类大脑的白质体积多达我们的祖先、生活在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