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西藏教育事业的历史转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3)

2019-04-06 15:33:00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在学校的藏药实训车间里,车间主任德吉曲宗正在手把手教学生们研磨藏药材。“别小看了学生们学的这些手工活,传统的手工技艺比机器生产的藏药品质好很多。”德吉曲宗说道。在车间里,学生两人一组,敲打研磨药材的声音整齐划一。虽然这样的工作多少有些枯燥乏味,但是旦增晋美却坚持了下来。“藏药是民族的文化记忆,我将来要让藏药为更多人的健康服务。”旦增晋美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对于旦增晋美来说,学好藏药制作,关键就是靠手上的这份感觉和身上的这份责任。

在学校的物流实训车间里,叉车、穿梭货架、港口货架、分拣中心、现代超市……这里俨然就是一个链条完整、功能全面的企业车间。“企业现在用什么样的管理技术,我们就学习什么样的课程。”拉萨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负责人扎西顿珠说道。

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为产业。专业的设置迎合市场需求,订单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真本事,更解决了就业的问题。据扎西顿珠介绍,物流专业的学生会在毕业前到内地企业进行实习。“我们很多学生实习的时候就被用人单位提前签下来了。”说到自己学生的就业情况,扎西顿珠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除此之外,外聘专业技术人员也拉近了学校和市场的距离。在学校的藏式家具实训车间里,专门做家具制造的朱师傅成了学生们的带路人。画线、刨料、锯木、雕刻,学生们做的每一项工作,朱师傅都以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指导。“没出学校,我们就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特色的家具。”在学生巴桑次仁看来,朱师傅不仅会传授制作家具的技术,更能传递出市场的动态。

学习是基础,就业是关键。2018年,“引企入校”的模式在该校率先实行。在西式糕点实训车间里,企业依托学校的场地、优惠政策和专业教师力量,建设了西饼教学基地,走出了一条校里有厂、厂里有校、项目拉动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