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法政教育能否“速成”

2019-03-18 08:27: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说到中国法学教育的起点,不能忽略20世纪初日本法政大学专为“清国”留学生设立的法政速成科。当时,经历了“庚子之变”的满清政权,不得不祭起新政大旗,期冀通过全方位的改革,以挽救岌岌可危的统治,而期间通过变法修律,收回治外法权,也成为挽回清廷颜面的急务,但要制定法律,则非有专门的法政人才不可。然而,当时各地法政学校还在筹设或起步阶段,因此法政人才供不应求,尽管派遣“游学”生出国学习是条捷径,不过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又难免增加人才养成的时日,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这种情况下,法政人才的“速成”教育应运而生。

据相关材料记载,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是应中国留学生的要求而创设的。在现代史上毁多誉少的曹汝霖,曾在其回忆录中述及速成科设立的缘起。当时,即将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卒业的范源濂,与将从东京法学院卒业归国的曹汝霖商议,认为其时国家人才缺乏,但又不可能立刻造就,于是想在日本办一个速成法政班。但他们认为日本法学家一般多是自己用功,写写著作,不愿意多管闲事,要想办成此事,必须找一位既是法学大家,又热心教育的人才行。曹汝霖想到的人就是最后成就此事的法政学校的校长梅谦次郎博士,因为梅博士算得上法界权威,又“对中国很关心,人亦爽快明通。”在和梅博士几次商谈后,终于决定筹办法政速成科。

从《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纪事》的记载来看,根据当时范源濂提出的要求,法政速成科的修业年限为一年,后来增至一年半或两年,以示“速成之意”,由此可见范源濂等这些青年学子们“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由于速成科借用法政大学的校舍,时间上不能与该校普通科的学生冲突,加之其教授由梅谦次郎从校外约请,所以速成科学生的授课时间都在晚上;要在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里,学完通常需三至四年方能学完的课程,所以学校取消了暑假,“学员皆冒酷暑,每日来校学习”。由于速成科的学生一般并无日语基础或较薄弱,故授课方式是由日本教授用日语讲,再由通译译成华语,为学生消除了听讲障碍。通译由已在日本留学有年的留学生担任,他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全程通译,课后还要将教授的讲义译成华语,几经订正校对,方能完成讲义的印刷,其工作量之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而做这些工作通常并无报酬,他们确实在靠“情怀”来工作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