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标准化病人:“假病人”为医患“真搭桥”

2018-05-25 08:16:2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天坛医院于是从去年底开始招募和培训标准化病人,专门用于训练各科室医生与病人及家属的人文沟通能力,很快得到了各科室的积极响应,最先将标准化病人用于考核的是麻醉科。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陆瑜起初还担心大家难以适应这种全新的考试形式,没想到考完之后,大家都表示特别欢迎,主动要求增加相关的培训。

“因为我们麻醉科医生要面向全院的急诊和抢救,和病人接触的时间特别短,有时留给我们的甚至只有几秒钟。”天坛医院麻醉科主任韩如泉对记者说,“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短时间之内迅速掌握病人的病史、术前生命体征等整体情况。所以人文沟通能力对一名高素质的麻醉科医生来说特别重要。”

“我们其实也有沟通的课程,也有《麻醉沟通技巧》这样的经典教材,但都是理论。进入临床实践之后,很多话该怎么说,你的问题怎么问,病人的问题怎么答,教材上是没有的。而且也不是每个人在临床上都能遇到所有情况。但是如果我提前告诉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一定会有帮助。”陆瑜表示,他们接下来会更多地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到各层级医生的培训中去,以提升麻醉科整体的人文沟通能力。

“标准化病人的参与,让我感觉考试非常真实。”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三年级的研究生丁亚榕在经过有标准化病人参与的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后告诉记者,相对于此前的笔试或者和医生考官之间问答式的口试,她觉得这样的考试形式更容易。

在这次结业考核中,有一项考试是腰椎穿刺术,要求医学生们在医生考官的监考下,对一个橡胶的教具进行腰穿操作,并要在过程中体现出与病人的沟通和爱伤观念(指在工作中体现对患者的爱护和尊重,保护患者利益、照顾患者感受——编者注)。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