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在就医时会遇到各种困扰。子女不在身边,医院规模大且结构复杂,再加上不会网络挂号、扫码付款等问题,让许多老人感到不便。近年来,一种名为陪诊师的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他们可以陪同老人到医院挂号、看病、与医生沟通,成为老人的“临时家人”。
家住北京的王凤岐老人今年70岁,因身体原因需要经常去医院,但儿子工作繁忙有时无法陪同。每次她和老伴面对挂号、就诊、做检查等过程都感到非常疲惫。最近,她的儿子在网上为她预约了一名陪诊师。
小秦是一名转行的护士,她在工作中看到了老年人对陪诊的需求,于是成为了陪诊师。每次接到订单,她都会提前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就医需求和医院情况,全程陪同老人挂号、做检查。她的专业背景让她能更好地帮助患者与医生沟通。小秦还发现,许多老人不仅需要专业的陪诊服务,还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她会在陪诊过程中安抚老人的情绪,例如王大妈就常常不按医嘱服药,小秦会耐心地劝导她。
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对陪诊的主要需求包括挂号、协助就诊和缴费等。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像王大妈这样无人陪同看病的老人越来越多,其中独居高龄老年人是陪诊的主要需求人群。
由于陪诊行业是新兴行业,目前从业资质、服务流程、收费标准等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一些老人对于选择陪诊服务存在顾虑,担心遇到医托、被骗或不够专业。从业者也面临与“黄牛”、医药代表界限不清的问题。
去年,民政部联合多部门出台措施,提出培育专业助医组织和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取号、就医陪同、代取药品、代办缴费等助医服务。各地通过不同模式对陪诊师行业进行规范管理。今年2月,上海市民政局出台了《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在9个区启动陪诊服务试点,希望找到老年陪诊服务中的难点问题,并进一步规范服务内容、监管和服务收费。
沪上的各家医院里,陪诊师的身影正越来越多见。今年年初,上海印发《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宣布包括杨浦在内的9个区以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和陪诊师队伍、探索相关规范机制为目标,开展助医陪诊服务试点
2025-03-11 14:33:19刚需陪诊师亟须垫高门槛初春时节,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农村寄递物流共配中心,自动分拣系统飞速运转,物流车辆不断穿梭。发往30多公里外肖岭乡泉陂村、金不村等地的快递,被工作人员逐一装入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车厢
2025-03-14 00:15:11湖北崇阳无人快递车助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