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无一不是采取超宽松政策。虽然宽松政策也有副作用,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政策效果边际减弱等;但是如果不刺激,让居民和企业背负杠杆,需要更长时间,且带来信心耗散、政策难有效果的风险。
517房地产组合拳出台后,一二线城市有筑底迹象,但仍在低位。原因在于,需求端受制于居民购买力和预期不足,供给端受制于新房库存、二手房挂牌仍需去库存。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供求关系和居民预期都发生转变。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为-20.7%和-26.4%,较4月降幅收窄2.1和4.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21.8%,较4月下降0.5个百分点,国内贷款转正;房地产投资同比-11.0%,较4月下降0.5百分点;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7%、0.7%和0.8%,其中上海上涨0.6%。房地产市场底有赖于居民购买力和预期的改善。
第三,物价低迷会导致经济活力不振,长期低迷则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届时政策实施难度将非常大。安倍经济学是日本史上最大力度的刺激,但对物价的提振效果不佳。
物价低迷会导致经济活力不振:价格低容易导致企业销售收入低,利润少,影响投资能力和意愿;进一步,企业预期未来价格不涨,则无提前投资动机;对消费者而言,预期未来价格不涨,则更容易储蓄而非消费。
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货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刺激需求,提振物价,但都效果有限,因为社会形成不涨价的范式。渡边努在其书《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 作为“慢性病”的通货紧缩》中写到,1995年以后,日本的货物、服务价格和工资几乎停滞不前,社会形成一致预期,即慢性通缩,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2023年3月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低迷,CPI同比最高为2024年2月的0.7%,甚至有5个月的负增长;而PPI则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20个月负增长,刺激需求、提振物价刻不容缓。
如今,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而且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国。因此,中国对今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024-07-10 10:03:35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对中国有何启示导读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力的源泉,我们此前推出《中国人口报告》、《中国婚姻报告》、《中国生育报告》、《中国人口大迁移》、《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等系列深度报告,社会影响广泛。
2024-03-18 09:24:01日本老龄化严重的后果:孤独社会、平成废物与“失去的三十年”在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遭遇资产泡沫破裂,自此步入了长达约三十年的经济挑战期
2024-06-23 13:40:47日本克服通货紧缩的挑战与教训一位45岁的日本男子因其极端节俭的生活方式引起了全球关注。通过21年的坚持,他积累了1亿日元的存款,这一成就令人惊叹。他晚餐的简单配置——白米饭、腌梅干和玉子烧,成为了节俭生活象征
2024-07-20 09:18:07日本男子吃21年凉水泡饭攒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