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艳认为,首先要重视学龄前儿童的上网管理和教育,帮助孩子从触网之初就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通过家庭温情的陪伴,尽可能为孩子安排更多丰富、健康的线下体育和娱乐活动,让这些活动充分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需求,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上网、打游戏的欲望和行为。”
初中是未成年人社会属性形成的关键期。陆红艳建议,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商定上网的总时间,通过一定的行为管控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家长必须事先建立好家庭规则,并温和而坚定地坚守规则。”
陆红艳建议:“0至3周岁的学龄前儿童,不宜接触电子产品;3至6周岁儿童每次限时在20分钟以内使用电子产品;6至12周岁的未成年人,每次上网时间不多于2个小时;12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每次上网时间不多于3个小时。家长的一切努力,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孩子逐渐意识到网络只是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由于在玩游戏时分泌大量多巴胺,感觉到很快乐,时间观念是会扭曲的。这时候,家长强行介入,大概率会与孩子发生冲突。”戴利弘建议,可以借助一些上网时间管理软件,在孩子上网过程中,及时提醒约定使用网络的剩余时间,帮助他们调整到理性状态。
戴利弘还建议,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尝试多元化使用网络工具,避免沉迷游戏。“除了打游戏,还可以尝试使用资讯软件、社交软件等,分散孩子对某一款游戏的注意力。上网时间必须搭配一定比例的运动时间,还要注意均衡的饮食、规律的睡眠,这些都是干预孩子对网络产生依赖的可行办法。”
合力维护网络安全环境
采访中,多位中小学校负责人也肯定了“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意义,即通过行政部门的引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合力采取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未成年人过度使用互联网的不良影响。
“儿童在上网中的不良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强化监护人的职责应对各类网络网险?媒体在报道未成年遭受网络(性)侵害时应注意什么……”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