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需建立完善六大机制

2017-10-21 07:37:5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同业负债扩展。同业业务原本指存贷款金融机构之间以资金融通为基础的各项业务往来,具体内容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但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近年来,此项业务扩展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由此,引致了三个相互关联的现象严重发生:第一,同业存款和同业放款联动成为货币创造的重要机制。同业存款和同业放款是银行间创造货币的一个重要机制。它原先主要存在于银行间资金拆借范畴,资金借贷的期限较短(很少有超过一个月的)。但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入到这一业务范畴后,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属于资金需求者,不仅有着融入资金的强烈要求,而且较长期限和较大规模的融入资金需求,由此,利用同业存贷款的创造货币功能,持续大规模地创造期限较长、规模较大的资金就凸显出来了。第二,以投资为目的的融资凸起。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的介入同业业务,同业业务重心很快从以融资为主要取向转换成了以投资为主要取向,在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即“三套利”)的不当激励下,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底推出同业存单以后,这一产品成为激发“三套利”的重要载体。2014-2016年的3年间,同业存单的月发行量分别为0.16万亿元、0.91万亿元和1.4万亿元,年底余额规模分别为0.6万亿元、3万亿元和6.3万亿元,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第三,依托于主动负债的资金支持,金融为自己服务的比重持续提高。同业存贷款、同业存单和票据贴现等是存贷款金融机构的主动负债,负债资金中的相当大比重转为金融投资。这种同业投融资中有着多重操作链条,在“三套利”的驱动之下,这些链条的数量和长度都在增加,由此,强化了资产—负债联动机制的延伸,既加重了实体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抬高了资金流入实体企业的门槛,也大大加重了金融泡沫,同时,还给相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运行带来新的风险。

实体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实体企业是创造价值的主体。2012年3月以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增长率持续54个月的下跌。此轮PPI增长率下行的累计值在2016年3月达到最低点的0.8724,虽然从2016年9月以后PPI增长率同比转为正值且有着加速的趋势(2017年2月达到7.8%),但累计值依然处于负数(即0.9411)。在经营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下落意味着工业企业的利润减少,由此,尽管2014年以后政府出台了包括降低税费、降低贷款基准利率、降低社保缴费等一系列措施,但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在2015年依然呈现负增长(最低值为2015年2月的-4.2%)。在价格结构中,利润是实体企业(乃至金融机构)防范市场风险的第一道防火墙。实体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下行,不仅引致了它们抵御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降低,而且引致了金融交易的收益率水平降低(这又引致了各类金融活动主体防范金融市场价格下行风险的能力降低),金融资产买卖交易中的价差期望值已从2015年的几十个基点降低到了2016年的十几个基点(甚至几个基点),收益率越来越薄且还在延续。这使得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更加严重,给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浮上水面增添了几率。一旦发生金融市场交易价格持续下跌,就可能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和传染效应引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大动荡。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