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我国当前数字人才总体缺口2500万至3000万(3)

荣程钢铁人事处长商凯涛注意到,这批年轻人上手快,来了就能上岗;对新技术掌握快,能快速适应企业技术迭代的速度,与企业一起快速成长。

荣程钢铁是国内较早一批拥抱数字时代、加速智慧转型的钢铁企业,如今,这里建起了全球领先的“5G+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工厂,形成了“智云、智运、智造”三智合一模式;部分生产岗位实现了人工智能化,用数字化管理钢铁生产全过程。

王超说,企业智能化装备每年都在迭代,刚建成了快速理化分析中心,马上就上线快速质量检验系统,各个领域的智能化系统都在持续升级,“每一步革新,都需要大量人才去支持”。他说,希望能在更短时间内找到更优秀的人才,能啃硬骨头,敢于向企业转型发展需要攻坚的关键领域冲锋。

去年3月,天津市人社局调研组深入民营企业调研时了解到,荣程钢铁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升级,急需大批数字人才。了解到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天津市人社局立即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北方人才市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共同研究,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荣程钢铁合作的产教融合“工程师涵养班”的基础上,引入数字人才培育项目,招收应届毕业生组成首个数字人才产教培融合“订单班”,解决企业难题。

探索“产教培”融合实现精准培养

为了培养企业转型发展急需的数字人才,首个“订单班”培养的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智能装备与产线应用方向的初级人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企合作与就业处副处长朱云龙介绍,学校把企业培养要求纳入教学计划,精心配备师资、编写教案,安排实训室作为教学场地,学员可以在教学中现场使用教学实训设备。

结合教材和企业数字化岗位需求,课程安排了智能制造概论、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产品建模与仿真、工厂仿真及优化、工艺设计与规划、智能装备与产线单元、MES系统与应用、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调试、现场安装与调试技术、智能仓储单元虚拟调试等12项课程,学员也要到企业现场了解技术应用场景,甚至可以参与部分项目的研发,找到每个人感兴趣的方向。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