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我国当前数字人才总体缺口2500万至3000万(2)

而与此同时,中国数字人才缺口持续扩大。德勤中国公司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指出,我国当前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一批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今年4月,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指出要紧贴企业发展需求开设订单、订制、定向培训班,培养一批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数字素养和专业水平,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数智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数字经济时代,让不少传统制造企业暴露出诸多发展的问题:有限的人力与稳产扩产的矛盾显现;各生产单元的信息孤岛问题制约了生产效能;质量、成本、环境、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都亟待解决……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正在成为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荣程钢铁负责人直言:“数智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发展的必答题。”

“过去,进厂的煤炭、焦炭、矿粉等原料都依靠人工来检验,现在工人不需要再走到那些原料旁边,可以直接让工业机器人去干活儿。”王添宝说,智能质检系统已经把人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当满载着原材料的货车开进厂区,机器的“眼睛”和“手臂”就开始工作了,通过自动取样、3D扫描等自动化手段,直接把数据传输到工厂的“智慧大脑”。

作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荣程钢铁联合培养的首批智能制造专业数字技术工程师,王添宝去年正式入职,如今他和另一个工程师负责3个自动化车间的运转,王添宝负责其中软件系统的运维。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