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新标准出台,能否破解电动自行车停放难题?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不当容易成为火灾隐患,处理好方便和安全之间的矛盾,才能更好地消除隐患。最近,上海市交出了一份解题方案,值得各地讨论和借鉴。

日前,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将于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提出了增设充电区域视频监控、充电状态实时监测、异常实时报警等智能化系统,并在停放场所增加相关的消防设备。此外,针对群众提出的在地下非机动车库停取电动自行车时,因车身重、坡道狭窄而导致的转弯和爬坡困难等需求和问题,《标准》也增加了坡道的宽度、坡道防滑、排水等规定。

虽然《标准》自10月1日起才开始实施,但是上海不少小区已经建成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小区内私拉电线等现象有所减少,减少消防隐患初见成效。

新标准出台,能否破解电动自行车停放难题?

总台记者王一喆:位于徐汇区的梅陇三村小区始建于1990年,有2000多户住户。光是电动自行车,这个小区就有680多辆。现在这个小区很多户外的和室内的电动车棚,都已经按照新标准进行了改造。

新标准出台,能否破解电动自行车停放难题?

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建筑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刘要求设置了一个是火灾监控系统,主要是这里有摄像头,还有新标准要求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在火灾初期能控制火势的蔓延,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能够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有效解决白烟问题,保障人身安全。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