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格林斯潘之谜”是否要卷土重来

2018-01-04 18:30:5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顺着之前的思路寻找答案,我们发现本次的加息周期和以往不太一样,2004年的加息周期是为了平抑通货膨胀,而在本轮加息之前,低利率政策已经实施多年,通货膨胀没有抬头,因此本轮加息的重点是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2016年年底至今,美联储一共加息了4次,无论是力度还是频率都大不如2004年,每一次加息美联储都会确认当前经济足够强劲,因此本轮加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较小。自加息以来,美国GDP先后上涨超过3%,劳动力市场收紧,接近充分就业,制造业复苏强劲,美联储在2017年12月会议中也调高了GDP增长的预期,因此本次长期利率的下降不是经济基本面导致的。

  自2015年以来,美日和美欧国债利差不断走高,特别是在2017年,相比日本国债平均5个BP和欧洲债券40个BP的收益,美债的收益率十分可观,大量资金涌入美国国债,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在此期间也大幅提高。目前欧洲已经开始缩表并逐渐退出QE,但是日本或继续维持现有的货币政策不变,无论结果如何,未来美日和美欧国债利差或将继续存在,进一步压低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因此这或是长期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从通胀上看,相对于其他指标走强,美国通胀数据迟迟不见起色,核心PCE同比上涨均值仅在1.6%水平,且出现前高后低情况,离美联储2%的心理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今年以来,美国通胀低迷,许多机构都难以判断未来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加上美国长期债券供应量远远低于短期美国国债,国内外购买力量的增强势必使得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

  对于预期通胀,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曾在演讲中表示美联储目前给公众传递出一个通胀不会超过2%的信号,降低了公众对通胀的预期。对于2018年的货币政策,因为美联储主席耶伦到任以及鲍威尔的上台充满不确定性,市场预期鲍威尔会较耶伦更为温和,不排除其会部分迎合美国总统特朗普弱势美元观点,因此市场对通胀预期的降低也在情理之中。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