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色”是国门大使的必修课之一。他们服务的对象不仅是主动提问的旅客,那些左顾右盼、低头迟疑、面露犹豫的旅客也不会逃过国门大使的眼睛。
“想把‘做民航知识百科全书,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的口号落到实处,绝不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精通民航业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落实,我们要把条条框框与实际服务相结合。”陈晓说。
在国门大使办公区的墙壁上,贴着“问不倒”“精品堂”“零添佳”三个团队小组的工作记录,他们的团队名称代表着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还有一个展板贴出了几篇精选的工作日志,里面记录了难忘的工作经历和深刻体悟。
多年来,国门大使团队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工作结束后,员工会将平凡岗位中的感人故事以“值岗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每年一本精选日志。
值岗日志。
“其实2008年国门大使团队成立之前,我们公司主要负责的是贵宾服务。”王丽莉介绍,“借助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和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投用这个时机,2008年2月29日,我们成立了这个团队,我们的理念就是把贵宾服务平移到航站楼,让普通旅客也能享受到贵宾般的服务。”
追溯历史,首都机场“贵宾人”的故事始于1958年,当时周恩来总理肩负外交重任,时常穿梭于首都机场迎送外宾,他谆谆教诲“外交无小事”,让首都机场“贵宾人”把简单的端茶、倒水、迎送服务与国家形象名片、荣誉紧紧相连。2008年首都机场贵宾公司国门大使团队成立以后,“贵宾人”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服务对象也更加多样,团队成立13年来已经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诸多荣誉。
如今,上至元首达人,下接普通百姓,都是他们服务的对象。在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国际舞台上也可以寻着他们的身影。走出机场,在世界目光聚焦的盛会下,他们代表国人向贵宾“行礼”,举手投足代表着千年礼仪之邦的“礼”和“仪”。走进机场,国门大使将这种“助人悦己,服务快乐”的真情传递至普通旅客,让无数“贵宾”感受到温馨和专业。
结束值岗工作,摘下层层防护用品,我忍不住大口呼吸起来。此时的手套紧贴手掌,汗水顺着手腕流了下来,头套与口罩的勒痕清晰可见。换下工作服离开航站楼时,再看到正在值岗的前“同事”们,内心的敬佩油然而生。
特派记者刘玢妤阎语
视频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