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们带上行李和口粮,住进沙漠深处的柳芭庵子——那是用柳条和泥巴匆匆盖起来的草房,一铺炕,脚对脚,睡八个人。
改造沙漠的战斗开始了,早6时出工,晚6时收工。种树主要在春秋两季,每天去十几里外的村庄背树苗。树苗背起来又沉又累,可姑娘们没有一个叫苦的。刮沙尘暴时,连人带苗滚到沙沟里是常事。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姑娘们把沙地分成六十亩一块,种上树苗当界线;再把大块分成小块,每块挖一条长长的马槽井,好在地下水位很高,挖下一米半就能见水。之后是挖坑、栽树、担水,用三辆架子车从数里之外运来五千多方泥土,建了育苗基地。家里带来的口粮不够吃,只能挖些野菜填饱肚子;手上、肩上、脚底磨出血泡,又溃烂了,只能忍着躲被窝里抹眼泪。沙尘暴把树苗吹倒掩埋了,姑娘们便一次次重种、补种,再把树苗的水分补足。就这样,一个个小块绿了,一个个大块绿了,然后是大片大片的沙地绿了。
天天满脸沙,干活儿一身汗……姑娘们就这样在毛乌素沙漠留下无边的新绿。
进入治沙连的姑娘们最初一定没想到,当初的选择对她们后来的人生产生极大影响。因为治沙连表现优秀,名声在外,部队每年都从连队挑走一两个女兵。第一任连长童军后来当了县妇联主任、区老干部局局长。贺莎莲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从小学教师当到校长。连队中所有姑娘学会了认字。三年奋战后回到家乡,绝大多数都当了村干部。当了三任连长的张列爱记忆力好,在连队里把几本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看书看报非常顺畅。她先后把三个女儿送进治沙连。
因为有了文化,席永翠回村后拒绝了爹妈给定下的“娃娃亲”,主动选了一个心上人,这是全村自主婚姻的第一例。一代代治沙连姑娘回村后就像天女散花,把造林治沙的理念带回各自村庄,主动承包大片沙梁,带动家人和邻居种草种树,家家户户都有了一片小绿洲。春风一到,杨柳杏花飞;秋风一来,瓜果满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