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对“大数据杀熟”的投诉不只是在外卖平台。今年“双11”期间,北京消费者韩女士发现,她通过某App预订一家酒店,“同一时间,不同手机”预订,价格相差约1000元。
9月15日,央视点名在线旅游平台的“大数据杀熟”现象,提到在线旅游平台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当日,在微博上发起的一个投票显示,有1.5万人认为自己遇到价格明显差异的情况,占所有投票人员的近八成。
2019年3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很普遍,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同时,被调查者认为网购平台、在线旅游和网约车等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最多,在线旅游高居榜首。
2018年12月20日,“大数据杀熟”当选为2018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
……
除此之外,机票、电影等多个平台也出现了类似的“杀熟”现象。
“大数据杀熟”亟须规范
现在大数据算法越来越高级,信息定制化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刘鹏表示,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采集社交数据和行为数据为网民进行精准画像,从而降低用户获取信息成本,提高服务用户质量,为生活增添便利。
在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安全系主任王伟看来,“大数据杀熟”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他指出,平台掌握了个人信息、行为习惯等数据后,判断其偏好、用户黏合度、价格敏感度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千人千面”,使不同用户看到的不同的价格或搜索结果从而“杀熟”。
中国传媒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教授沈浩也有相同观点。他进一步指出,互联网平台通过用户数据量以及数据更新频次,可轻易判断出是“生客”还是“熟客”。结果是平台大赚,商家、消费者利益受损,还容易导致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