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63年出生在深圳南头,6岁时全家就迁居到了蛇口,童年、上学、工作、成家直到如今退休,几十年来一直住在蛇口,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小时候,谁都想象不到深圳发展会那么快,从边陲农业县变成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
1979年夏天,高中毕业的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破土动工,就通过招工来到蛇口工业区办公室当上了打字员。
那时的蛇口还很荒凉,到处都是滩涂和树林,像样的屋子都没有几间,建设指挥部是征购的海边滩涂上的蚝民房,行政部是铁皮房。尽管条件很艰苦,但大家的干劲是十足的。填海建港的开山炮一响,地动山摇,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每天都响起轰隆隆的开山炮声,几天就开出一条新路。
那时候,年轻的我还不知道蛇口工业区的建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但看到大家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理念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管理制度上也不同于当时的条条框框。
当时袁庚同志每周要从香港来蛇口两三次,一下船就直奔工地察看工程进度,常常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为了提高工人们的积极性,还顶着压力制定了运泥车“每超一车奖励4分钱”的制度,让人们打破吃“大锅饭”的想法。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开拓者们喊出的口号振聋发聩,成为那一代人的座右铭。大家都很努力,白天工作,晚上结伴去夜校“充电”学习。为了培养人才,工业区开办了企业管理培训班,教授英语、粤语、驾驶、会计、外贸,一到晚上就挤满了人。我也学了普通话、英语、数学和行政管理。
蛇口的发展越来越快,80年代初,随着凯达、三洋等工厂的陆续迁入,很多外国友人也来了,越来越多的新项目开始进驻,楼越建越多,路也越修越宽;90年代中后期,工业区的产业逐渐转型升级,对原有的“三来一补”企业不再续租,而是引来具有高附加值的比较环保的企业,城区规划也越来越注重民生;到了2010年以后,这里变成了深圳创意产业的聚集地,以前老厂房经过改造成了设计师钟爱的南海意库、互联网创业者喜欢的蛇口网谷,成了举办展览、沙龙的展厅和公共空间。
这40年间,蛇口所经历的是真正的沧海桑田——如今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所在的位置过去是海,明华轮当时就停在海边,供海外客商们休憩娱乐,现在那里全都变成了具有国际化风情的商业街区。
特别令人欣慰的,是看到当年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下一代年轻人身上传递了下去,许多邻居、同事们的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儿子,在求学、留学后都选择回到深圳开启自己的事业。退休后,在社会活动中也认识了很多从各地而来的年轻人,在这里扎根创业。当年的精神还在延续,蛇口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
讲述者:李志均(珠海市委政策研究室退休干部)
2万余张照片记录珠海城市变迁
光明日报记者吴春燕采访整理
珠海
珠海,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历程。40年来,珠海经济特区艰苦创业,勇立潮头,不断破冰开局,在世人瞩目的历史变革中担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港珠澳大桥通车,珠海的城市地位、定位、方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珠海经济特区以“归零”“重启”的心态重整行装再出发,以“二次创业”推动珠海经济特区加快发展,在把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更高水平的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勇做尖兵。
珠海野狸岛今昔对比
我与珠海的缘分,要从66年前说起。1954年,20岁的我参加工作,来到了当时的珠海县,在县水产办工作了一年多后调到了县商业局。因为对美术、书法有些特长,我常常被抽调去举办各种宣传展览。逐渐成了承担起美工、排版到指引、讲解的“多面手”。筹办展览次数多了,我逐渐发现用照片记录珍贵历史时刻的重要性,从此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那时,从没摸过照相机的我借来机器,买回摄影专业书籍开始自学。
1973年,38岁的我有了第一台专属相机。当时单位门口设置了一个橱窗,专门用来展示珠海城市新面貌。透过我的镜头,珠海的楼宇建设、新厂落成、市民生活、民风民俗,都被一一记录了下来。
要问我哪张照片最珍贵、最难忘,那绝对是珠海市人民政府挂牌的时刻。1979年3月,珠海建市。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建立。1980年11月24日至30日,珠海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市人民欢欣鼓舞。会议召开前一晚,我激动得难以入眠,第二天一早就奔赴会场拍摄会议照片。
为了打闪光灯,当天我在腰间挎着一个大电瓶走来走去,造型很引人注目,还有市领导打趣说“你这套设备可以用来煲开水了”。会议结束后,珠海市新领导班子成员精神抖擞走出大会堂,护送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牌匾前往举行挂牌典礼。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历史时刻,马上紧跟队伍,从当时的渔民会堂一直步行至市政府门前。从队伍的行进、挂牌的瞬间到新班子成员的合影,我一路拍摄。就这样,珠海市挂牌成立,这一切被我定格在镜头下,成为今天仅存的、格外珍贵的历史照片。
在交通条件十分不便的年代,我踏过香洲到翠微的泥路,登过没有开路的凤凰山顶,常常为了拍摄一个地点,骑单车往返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我跑遍珠海各个角落,留下不少有趣的拍摄记忆。
我至今仍记得,为了拍摄香洲全貌,我独自登上凤凰山山顶。为捕捉最佳的光影瞬间,登顶后,我在烈日下暴晒四五个小时,饥渴之下只好扯几片树叶塞入口中咀嚼解渴。有一次,天气突变,乌云盖顶,我只好仓皇下山,一不留神还走错了路。等找到正确路线返回家中时已是深夜11时,家人心急如焚,差点闹出失踪事件。我不怕困难和危险,怕的是遗漏了记录珠海发展的珍贵画面。
《珠海市政府挂牌》《海岛赤脚医生10姐妹》《海岛女民兵》《叶剑英和我们在一起》《珠海第一家中外合资毛纺厂》《珠海第一家彩色冲印店》《珠海第一个农业机械化灌溉》《珠海直升机场》《拱北口岸》《香洲全貌》《吉大全貌》等景象在我的记录下,从瞬间变成了永恒。
这些照片不仅实现了我许多第一次,也展现着珠海不少第一次。随着年纪渐长,我逐渐放下了手中的相机。昔日最珍视的拍摄工具,也已转到孙女手上。如今我习惯每天早上走出家门,到扬名广场附近买份报纸,再到海边散散步。
很庆幸能亲眼见证这个好时代,我相信大湾区时代的珠海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要用眼睛来看这座城市的繁盛,用心来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
讲述者:方克森(汕头经济特区规划局首任局长)
从荒芜到繁华的一段黄金岁月
光明日报记者吴春燕通讯员陈文兰、依洁采访整理
汕头
大美汕头,不惑特区;南海之滨,千帆竞进。改革开放的浪潮在这里奔涌不息。
40年前,汕头人怀揣梦想振奋而起,在荆棘丛生的滩涂上高高抡起填平沙丘的第一锄,由此掀开了汕头经济特区的新一页。
40年来,汕头经济特区从最初的1.6平方公里,扩容到市域全覆盖2199平方公里;昔日的“省尾国角”边陲小城,发展为开放繁荣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汕头人民破题破冰、善作善成……一连串的“中国首创”“全国率先”,展示了特区的担当作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汕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