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立德树人育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综述(2)

2018-10-18 09:53:12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每一位北京中小学生在学期间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观看优秀影视作品,阅读优秀图书,学习中外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品格;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千余个社会资源单位完成至少10%的课时。校园中也开启了传统文化课堂,带领孩子们感受着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017年年初,《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完成修订,删去76个“不”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15条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规则。同年,《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公布,首次从文明礼仪、遵纪守法等八个维度提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

甚至就连高考试题都有立德树人的功效。例如今年高考,语文作文《新时代新青年》和《绿水青山图》,引导学生心怀家国,勇担责任;文综、理综试题中出现十二平均律、云梦竹简、文字起源等古代文明,天眼、绿色化学、冬奥会等“中国骄傲”,激发考生的民族自豪感。考场外,不少考生说:“这题,答得提气!”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勉励青年学生。

北京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并将之视为完善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青年学生们惊喜地发现,思政课堂变得可爱了。清华大学坚持“因材施教”,在思政课堂引入社会调研、论文辩论、美术诗歌创作等方式;中央财经大学的老师们从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中提炼热点,设计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对大学生提出“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通过“引航工程”“铸魂工程”,走出校园,到工矿企业、革命老区了解国情,他们意识到,个人的成就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