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刘志兵:“两论”的写作背景、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2017-09-22 11:37:46  宣讲家网    参与评论()人

第二部分(6-19段):阐述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主要的观点有: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认识开始于经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反对教条主义;认识有待深化,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反对经验论。

第三部分(20-25段):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的过程。主要的观点: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落后于实践是右倾机会主义,开历史倒车,超越了实践是冒险主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结语(26段):对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进行了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矛盾论》的主要内容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有一个引言、六个部分和一个结论。引言说明研究事物的矛盾法则的重要性以及不得不涉及的广泛问题。然后,分六个部分全面系统地论述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最后有一个结论。

第一部分,两种宇宙观。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宇宙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