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刘志兵:“两论”的写作背景、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2017-09-22 11:37:46  宣讲家网    参与评论()人

在群众路线方面,《实践论》《矛盾论》强调,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就是说,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样,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

在独立自主方面,《实践论》《矛盾论》提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的事业,但是完成这个事业,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本国的革命事业做好。

第三,《实践论》《矛盾论》实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质的飞跃。之前的哲学思想,一个特点是就某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个特点是就解决具体革命问题进行论述。《实践论》《矛盾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对具体实践经验进行哲学总结、升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新高度。

第四,《实践论》《矛盾论》对毛泽东同志之后的论著起着基础性作用。这之后的论著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运用和发展的。如《论持久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等哲学著作,以及毛泽东同志所有著作中所饱含的哲学思想,都是对《实践论》《矛盾论》的运用、发展和具体展开。

《实践论》《矛盾论》及1942年开始的在全党进行的延安整风,极大地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全党在毛泽东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高度的团结统一,凝聚成磅礴力量,一举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科学指导思想。

(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推进到了新阶段新水平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确立的、列宁发展的,其代表作有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哲学笔记》等,为人们构划了一个科学的认识论体系框架。《实践论》《矛盾论》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