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九江11月29日消息(记者方永磊)书院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传道授业的“大学”之地,历经千年,遍及华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教育史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书院被废至今已有百余年时间,但一百多年来,书院一直是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文化记忆。
书院是华夏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国人对书院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对这种古老办学机构多闻其名而少有经历。
书院最早源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中国古代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仕途险恶,一些学者不愿做官,隐居山林或乡间闾巷,模仿佛教禅林的讲经制度进行读书讲学,吸引了一些士子前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了讲学授徒的功能。
但唐末五代的书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北宋初期,由于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民间书院应运而生,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加上当时印刷术的应用,让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书院因此拥有了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了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
文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到了南宋,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和理学家讲学活动的广泛开展,南宋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各方面都比北宋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朱熹集儒家经典语句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了历代书院所共同尊崇的方针和守则,延续七百多年的书院教育制度也由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