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重仓股有水分?主动权益出路在哪?公募高管、基金经理大探讨
自2021年峰值以来,公募主动权益基金遭遇连续亏损,导致其规模及A股持仓比例下滑。对此,基金行业掀起了一场关于“主动权益变局”的深度讨论。众多公募高管与基金经理坦诚地接受了券商中国记者的采访,直面问题,展现出近年来罕见的行业内“心声吐露”。公募重仓股有水分?主动权益出路在哪?公募高管、基金经理大探讨 困局与求变。
身为基金行业的核心参与者,他们承认自2021年抱团行情瓦解后,公募主动权益投资尚未找到重振旗鼓的路径,未能成为市场边际定价的重要力量。面对当前产业格局的巨大变革,主动成长投资面临着空前挑战,依赖宏观景气驱动的投资策略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失去效用。回顾公募重仓股的历史变迁,尽管经历了周期股、金融股、科技股、消费股等轮番登场,但由于对产业规律认知的滞后,常出现“产业趋势已过,但持仓调整滞后”的现象。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与“去明星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主动权益投资的变革之路何在?
公募基金副总裁梁浩率先对近年来的主动权益投资进行了公开反思。他在鹏华基金2024年春季投资策略会上指出,公募在应对投资环境与投资范畴的新变化方面准备不足,体现在规模、价值与成长投资等多个层面。具体表现为: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及其持有的自由流通市值比重自2021年高点后持续下滑,难以为市场提供边际定价;昔日备受追捧的赛道投资(如白酒、新能源)纷纷走弱;自2015年移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公募成长类投资偏向基本面与价值取向,面对主题与概念型投资机会时,多数公募资金显得无所适从。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主动权益类基金(含QDII主动权益)规模降至4.3万亿元,较2021年高位时的6.88万亿元显著缩水。同期,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5.1万亿元,持股占比降至7.3%,较2020年末的7.58%和2021年9月末的8.31%进一步下滑,更早时期该比例曾接近28%。2022年与2023年,主动权益基金连续两年出现巨额利润亏损,分别亏损12855.79亿元与6709.35亿元。
近期,市场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即从2019年起,公募基金行业年薪超过300万元的员工或将面临全部退还超出部分的要求,传闻称相关文件即将出台,这不禁让人猜测,或许会有一部分人因此需要出售房产来筹措退款
2024-06-08 10:27:33公募行业300万以上年薪或被追溯退还最近,有关公募基金薪酬改革的新传言在市场上扩散,称监管机构要求基金公司退还2019年后超过300万的薪酬,甚至有消息称“相关规定即将出台,可能有人得卖房还钱”
2024-06-08 10:38:46公募300万以上年薪将要求退还?头部公募证实:消息不实公募基金作为买方机构,向来聚焦产业和公司基本面等中微观领域。但在4月1日A股喜迎开门红后,多家公募却罕见地聚焦到一项最新出炉的宏观经济指标上:PMI。
2024-04-02 14:51:11公募出现罕见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