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之光——来自山东省寿光市的蹲点报告(6)

2019-04-19 16:16:0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寿光现代化蔬菜大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瞿长福摄

县委书记与县域经济 

一棚蔬菜,从三元朱村出发,点亮的,不仅是王乐义和村民们的目光,也让时任县委书记的王伯祥兴奋不已。“你们的黄瓜,一斤至少能卖10元。”最先说出这话的,就是王伯祥。“我为什么关心蔬菜,蔬菜能解决农民的大问题啊,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在王伯祥眼中,蔬菜是突破口,突破它,就能打开县域经济一片天。而这,正是县委书记的职责所在。郡县为基,千百年来,县域的治理和发展,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版图的重要命题。新中国成立伊始,县域经济治理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课题,也是全国2000多个县区未曾间断的实践课题。

如何做好这道课题,寿光人一直在探索。

上世纪50年代,农业生产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干旱,不解决好水的问题,“吃饱肚子”就成问题。对寿光来说,这道考验很严峻。新中国成立初期,寿光一些地方利用土井取水,但土井效率不高。50年代中期,河南省发明的平地打井法启发了寿光打井创始人黄继约。经过多次探索,黄继约找到了新的打井方法——砖管机井。很快,寿光县委组织专业打井队,当年打出300多眼砖管机井,随后逐年打出3000多口机井,缓解了全县120万亩农田用水困难。

寿光没有丰富的资源,自然条件并不太好,经济总量曾长期靠后,怎么发展?“这就看你心中有没有党、有没有民、有没有责?”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说,县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县委的决策、举措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甚至决定性作用。寿光能率先发展起来,关键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县委、一位强有力的班长,有王伯祥这样优秀的“一线总指挥”率先把这份责任扛了起来,激励全县人民接续努力,才有了寿光的持续向前。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