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詹新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网络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知识的教育,是未成年人网络媒介素养的首要内容。”在她看来,网络安全是当前互联网与新媒体存在的最大风险和隐患。未成年网民缺少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和安全常识,没有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同时又易于受好奇心驱使,受情绪影响,盲目冲动,在网络上很容易成为被攻击和被欺骗的对象。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课堂开设网络安全课程,讲授基础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隐私保护常识,辨析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和陷阱,从主观上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同时,未成年人的生活相对单一,网上学习、网络聊天和游戏娱乐成为其校园学习之外最主要的活动方式。要指导未成年人预防网络沉迷、网络成瘾,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适度使用网络应用。所以,指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文明用网也是关键。”
此外,她还建议要引导未成年人思辨性地看待网络亚文化的各种现象。“网络文化、网络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未成年人的文化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极易受二次元文化、鬼畜文化、饭圈文化等各种网络亚文化的侵蚀和渗透,脆弱、善变,甚至成为网络暴力、网络侵权中的一员。加强未成年人对网络文化、网络现象的认知,批判性接受网络文化狂欢,避免走向网络群体极化和群体迷思。”
未成年人触网事出有因
断网没收手机需慎重
由于未成年人触网出现的问题屡见报端,让很多家长、学校谈及未成年人触网的时候都很紧张,甚至到了“谈网色变”的程度。为了防止未成年人触网,有的家长、学校采取没收手机、断网等极端做法。虽然这些做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还成为了未成年人与家长、老师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儿童在上网中的不良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强化监护人的职责应对各类网络网险?媒体在报道未成年遭受网络(性)侵害时应注意什么……”12月1日
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