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治山咋个治法?
杨双牛说,种苹果。
“苹果能当饭吃?”
“苹果不能当饭吃,但可以换来岗底好日子。”
村里组织村民代表去前南峪参观学习。眼界开阔了,信心坚定了,治理荒山,顺理成章。10年苦战,岗底人高标准治理了“三沟两峪一面坡”,治理荒山7800亩。
1996年8月,连降暴雨,引发洪水,岗底村遭受很大损失。正是这个时候,杨双牛结识了李保国。他是随着省科技救灾组来的。看完灾情,李老师对杨双牛说:“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还说:“路修好了,我再来。”20天后,路修好了,他真来了。
李保国以红富士苹果在岗底村的生产特性为依据,改良研发新品种,又独创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并在全省第一个给苹果安装追溯系统。世博会银奖、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奥运会专供苹果,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样板……
杨双牛让果农把128道工序一个不落地记下来,上传到富岗公司苹果质量信息追溯系统,录入二维码,否则就会受处罚,“贴在苹果上的二维码,就是苹果的身份证,也是果农的脸谱和名片。”
杨双牛定下规矩:对李老师不能说“不”,要“敬”着。因为岗底村民的真诚,李保国留在岗底村20年,每年有200多天住在村里。
和李保国打交道的20年,正是岗底村快速发展的20年。杨双牛有两个体会:一是打通“科技最后一公里”并不难,打通“心里的一公里”很难,“打通”不仅仅是科技人员到了村、入了户,真正的打通是农民心里接受、观念认同、手上掌握、真正致富。二是真心把科技当作第一生产力,从骨子里尊重知识、尊重专家,真把专家当“财神”。
带领农民闯市场奔小康
“当村干部要始终想着让村民富起来,还要学会驾驭市场的本领。”杨双牛认为,一头儿是分散经营的农民,一头儿是千变万化的市场,村干部就是要用管用的招数,带领分散经营的农民闯市场,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