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4月27日讯(记者裴小阁 实习生秦佳鸣)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了为期6天的“发现最美铁路”系列活动之“发现最美太焦,感受奋斗精神”活动。26日下午,中国经济网记者来到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孔庄车站,感受艰苦奋斗的孔庄精神。
孔庄车站是郑州铁路局管内的一个四等小站,地处太行深处,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车站始建于1960年,这里每五六分钟就要通行一趟列车,是晋煤外运的必经之地,被称为太焦线的“咽喉”。由于孔庄车站地处偏僻,环境极其恶劣,孔庄村村民几乎全部搬离了这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孔庄站车务、工务、供电、电务、桥梁五个工区的干部职工坚守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
当年,孔庄职工买粮买菜十分困难,需要坐上唯一的一趟火车到山西晋城或河南焦作购买。早期吃水困难,职工要到工区背后的白水河挑水,不能洗澡,电视无信号,不通电话,手机也因信号弱而成了一个摆设。由于不通公路,职工们很长时间不能回家是常有的事。但是,面对繁重、紧张的工作任务,一代代孔庄人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职工们坚持按时按点深入现场,再苦再累也不放过每一处隐患,担起安全保障的重任。
在老一辈孔庄人的记忆里,寂寞、艰苦是孔庄的代名词。身处于大山深处,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被寂寞打倒。但在一任任支部班子的薪火相传下,在一茬茬党员群众的艰苦奋斗中,孔庄车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路工区从过去的吃水难到今天的24小时不间断供应;从破旧的职工宿舍到现在崭新、宽敞、明亮的居住环境;从看电视难,冬天取暖难,到今天的无线网络覆盖各个工区,活动室配备齐全,电视、空调成为每个职工宿舍里的标配。这其中不仅仅有站容站貌的改观,更有“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孔庄精神的提炼、形成和升华,从而成为引领全体干部职工拼搏向上的精神财富。
新华网西安6月26日电(王頔)天蓝色安全帽,浅灰色工装,厚厚的镜片显得书卷气十足,这就是34岁的周苗生——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机车检修段技术科科长给记者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