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然而,在部队改革的浪潮中,南部战区陆军有两支部队的官兵在流动,营盘也在流动。
营盘,是部队有形的根、军人情感的家。营盘之动,牵涉万千难题,尤其在“棋盘”“棋子”“棋规”都在动的改革期,困难和考验更是复杂艰巨。
前后历时4年,营区建设、搬迁的接力棒从原广州军区机关到南部战区陆军、广州军区善后办、桂林联勤保障中心等多级机关间转隶、传递,如一场争分夺秒的接力跑,无论“接力棒”递到谁手中,皆接续用力、担当,奋力向前。
自2014年起,从原广州军区到南部战区陆军、广州军区善后办、桂林联勤保障中心等多级机关“接力”进行一项工程建设,通过完善某特战旅、某陆航旅两支新型作战力量部署,使特战、陆航常态化协同训练高效快捷,为战斗力建设带来“合金效应”。今年初,两座新营区已全面投入使用。图为4月中旬,某特战旅和陆航旅官兵正在新营区内进行协同机降训练。李龙摄
某陆航旅新营区远景。李龙摄
“双剑合璧”梦成真
4月中旬,记者在南部战区陆军某特战旅新营区看到,某陆航旅2架直升机轰鸣启动,特战分队指挥员黄鑫带领官兵迅速登机,直升机鹰隼般扑向任务地域。
黄鑫并未留意,自己从营区登机的这一小步,意味着从今年起兵种部队协同训练迈出了崭新的一大步:特战与陆航“双剑合璧”已悄然变成现实。
“仗在一起打,兵却没法在一起练。”说起过去的困扰,该特战旅副旅长田伟感触很深,“现代战争中,特种作战离不开陆航的翅膀,但两支部队曾远隔两地,难在一起训练曾是制约该旅实战化能力跃升的一道坎。”
现在,两支劲旅联训成为“家常便饭”。今年开训后,两支部队根据各自的训练需求,将训练计划统成“一张表”,联合授课、联合研讨、联合观摩、协同训练成为常态。
“关在笼子里,永远练不出虎劲虎气。原来营区地处都市,场地狭窄、设施有限。”田伟说,“新营区地域开阔、河流崖壁近在咫尺,新装备战斗力挖潜有了广阔空间。”
对某陆航旅而言,新营区给实战化训练也带来全新变化。该旅领导说,原来老营区四周高楼林立、航路密集,训练使用空域次数、时间受限。新营区、新机场空域宽广,干扰束缚少了,战鹰可以展开翅膀按实战化要求全天候训练。
搬迁,使两支部队战备训练迈出了新步伐,但让官兵们振奋和感叹的还有另一份答卷。因为他们新营区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的“统建合迁”的战鼓刚擂响,改革开始了。建设、搬迁的接力棒在上级机关一次次转接,使“搬家”悄然变成了一场接力跑。
突如其来的考验
“各种建设正处在节骨眼上,隶属关系突然变了,庞大的建设工地谁来管,大家心里很茫然。”时隔一年多,南部战区陆军后勤部军事设施建设处处长刘宏斌,依然记得当时的心情。
2016年1月,原广州军区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结束历史使命。此时,新营区建设正进入关键期。面对接踵而至的建设难题,时任原第42集团军后勤部副部长的刘宏斌忽然觉得“拿起电话不知道该找哪一级业务部门”。
从选址、设计、规划到动工,前期工程由原广州军区机关指导、管理。原军区没有了,上级机关都处在调整重组之中,工程建设谁来管,会不会因改革而搁浅?经费、配套设施、技术保障等会不会受影响,工程能不能优质高效如期完工?刘宏斌心里颇为焦虑。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无论他拨通哪一级机关电话,即便是职责和业务转隶了,仍然会热情帮他接洽、协调。
新建营区不符合净空条件,5条高压线需要改迁。得知难题,回答都是一个声音:“我们马上协调解决!”从广州军区善后办、南部战区陆军、桂林联勤保障中心,各级“不甩包袱,不踢皮球”,合力与省政府、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沟通协商,不仅在一周之内对净空问题做出了答复,还及时解决了31亩水上训练建设用地。
“咱们部队打仗不含糊,搬迁也要搬出样子来!”南部战区陆军成立后,主动接过建设重担,抽组精干力量,蹲在一线抓建设、协调,与各级机关协力联动,拧成一股绳,接力攻坚克难。
“善后,就是竭力为改革断后。”广州军区善后办保障组军事设施建设处蔡处长介绍,改革重组中,原来军区营房部门的许多业务已经转隶新组建单位,但只要部队建设有需求,善后办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办的主动协调新业务部门解决。
“越是转隶调整,越要主动尽责、担当。”2016年9月,原广州军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建筑设计院等多个参建单位转隶桂林联保中心,隶属关系变了,单位面临改革,数十名参建新营区建设的工作人员不但没分心走神,工作标准反而更严更高。原广州军区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黄志彬说:“这是原广州军区交给我们的最后一项任务,也是桂林联保中心赋予我们的首项任务,必须交出优异答卷!”
既要接好棒,又要加速跑
铁皮厚度误差超过1毫米,退回厂家重做;螺丝工具配件一样不能少,3年内须上门检修服务……搬迁部队刚入住新营区,广州军区善后办为官兵们精心订制的最后一批营具就送到了。
“工作上难免会出现交叉地带、模糊空间,可办可不办的业务,最能体现一个人一个部门的责任与担当。”南部战区陆军后勤部副部长徐先平告诉记者,搬迁部队的营具招标工作改革前已完成,原军区机关停止运行,营具和餐具配套工作数大、品种多,这项操心费力的工作谁来办?等着将这个业务与招标合同一并打包交给新成立的联保中心,既省心省力,又名正言顺。但广州军区善后办保障组没有推诿,主动担当,先后数十次奔赴生产厂家监控质量、抽检样品,一办到底,使数万件(套)营具按搬迁时间落实到位。
某陆航旅迁入新营区后,油料保障成为战备训练中的一道新难题。南部战区陆军机关勘察论证后,决定铺一条供油管道。
这项工程协调对接较复杂:因是调整改革期,油库与质量监督总站等保障单位两次转隶,不是战区陆军管辖单位,谁愿挑这个担子?
让大家欣喜的是,工程方案确定后,该油库不等不靠,迅速展开泵房建设,质量监督总站对管道工程实施全程伴随服务,各级齐心合力,难题迎刃而解。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像一颗螺丝钉在建设工地上坚守了4年的原广州军区质量监督总站站长彭艺刚说,“尽管我和同事们的隶属关系一变再变,但我们的岗位没变,职责没变,施工方对我们‘黑脸包公’的称呼也始终没变。”
上百栋新营房从荒滩上拔地而起。广州军区善后办、战区陆军、桂林联保中心、集团军等多个参与建设的责任主体无一缺席,全部抵达现场验收。
4年前,他们在这里拓荒起建,臂上都挂着“广州军区”的臂章。4年后,他们再次齐聚这里,而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已在改革调整里分流、转隶、调动,有的甚至即将转业脱下军装。但他们脸上的笑容里透着自豪:历史会铭记着这场改革大潮中的接力跑。
南海舰队新组建机关某处聚焦战斗力算“大账”
持续推进士官担任船(副)长试点
本报讯刘晓安、特约记者周启青报道:“以往大家喊我船长,感觉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现在上级下发通知,在舰队范围内开展士官担任船(副)长研究论证和试点工作,让我倍受鼓舞。”5月初,吃下“定心丸”的南海舰队某基地勤务船大队南监03船长、四级军士长王小辉又一次驾船迎风破浪、出海训练。
王小辉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两年前,南海舰队原舰司军务处在某基地正式开展士官担任船(副)长试点。去年2月,随着军队改革推进,舰司军务处被撤销,其部分职能划归新成立的舰政兵员和文职人员处。该项试点工作还要不要继续抓?舰政兵员和文职人员处成立之初,这个问题一度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试点工作是“摸着石头过河”,不仅耗费精力,还要承担风险,不划算;有人觉得,这项工作是以前军务处主抓的,上级又没有硬性规定,不如先放一放。
“岗位有调整,工作却不能断档。由士官担任部分辅助舰船的船(副)长,对于激发士官队伍活力、提升部队战斗力意义重大,必须持续发力、一抓到底。”他们很快就此统一了思想,并向上级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舰队领导的大力支持。据介绍,为了全力推动该项试点工作,今年初,舰队专门成立了舰队士官担任船(副)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士官担任船(副)长试行办法》,为下一步在舰队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奠定了基础。
微观察
新官也要理“旧账”
当前,军队改革已深入“脖子以下”,这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干事创业的新岗位,也带来了不少新矛盾、新挑战。新官上任,接手的工作不可能都是未开发的“处女地”,也有前任耕耘多年的“老地”。在这“老地”之上,既有“果实累累”,也难免会有旧账欠账。作为新官,既要记新账,又要理旧账。
诚然,清理旧账,不仅牵扯时间和精力,甚至还要担风险。但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军队是要打仗的,我们不能只盯着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小账”,而要聚焦战斗力这个中心算“大账”,这样抓工作才能方向不偏、劲头不减,部队建设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周启青)
延伸阅读
空军导弹某旅组建后潜心攻关作战重难点问题
接力研创移交单位3套立项战法
本报讯陈涛、特约记者迟玉光报道:5月初,东部战区空军导弹某旅派出专家组,由旅导弹工程师黄志雄带队,奔赴某营指导攻关某信息支援战法技术瓶颈。营长闾建祥告诉记者,这套战法是转隶之前在老单位立项的,如今遇到了关键性技术难题,没想到新组建的旅党委机关会如此重视。
“脖子以下”改革启动,闾建祥带着全营官兵转隶到这个导弹旅。“换了‘新东家’,今年初立项的战法还要不要研究?”闾建祥和官兵们很彷徨:这套战法创新很难立竿见影,何时出成果不可预知,攻关过程中动人动车动装备,存在安全风险,旅里会不会支持?
“只要对战斗力贡献率大,困难再多时间再长,也要心神笃定接力推进!”旅党委机关鲜明的态度打消了官兵的疑虑。旅党委常委利用走访熟悉部队时机,分头深入移交单位战训一线进行研究论证,确认3套立项战法具有很高实战价值,抽调技术骨干为战法攻关提供技术支持,并协调厂家力量给予关键帮助。
党委机关鼎力支持,攻关创新强势推进。该旅将其中一套趋于成型的战法纳入日常战备演练,集全旅智慧进行验证完善。
微观察
心甘情愿做“潜绩”
改革强军大幕拉开后,许多单位新组建,许多岗位新设立,许多人员新上任,无不渴望干出政绩来。政绩有“显”“潜”之别。“潜绩”常常没有掌声和奖杯,却是“显绩”的铺路石。红旗渠是几代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县委书记谷文昌十年如一日建成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就强军事业,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每名军人都耐得住寂寞潜心砺剑,踏踏实实打基础,心甘情愿做“潜绩”,我们的改革事业才能接续发展,我们这支军队关键时刻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迟玉光)
原标题:搬迁,一场接力跑——追踪南部战区陆军两支新型作战力量整体移防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