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记住数字总是不太容易的,就像要记住鲜活的故事总是不太难的。
改革开放初期风起云涌的个体户经济,人有多少、钱有多少,不是没有统计,但恐怕除了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还记得住具体数字。然而很多人却直到今天仍能记得住“傻子瓜子”。这个故事鲜明地印在过来人的脑中,鲜活地体现了市场活力与政策取向之间的关联。
良政激发活力的一个最新版本,便是国务院自去年起大力实施的减税降费举措。今年“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承诺: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力争达到1万亿元。
据媒体梳理,其后短短3个月,李克强连续5次部署减税降费工作。6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在今年已出台4批政策减税降费7180亿元的基础上,从今年7月1日起,再推出一批新的降费措施,预计每年可再减轻企业负担2830亿元,合计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万亿元。
言必行、行必果。这就是给市场最好的预期。正如当年,邓公一句“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救活的不仅是一个“傻子瓜子”,稳定的更是整个市场和社会对国家发展大方向的预期。
如果说当年更多是在思想上“减压”,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步建立、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后,今天的命题则更多体现在真金白银上“减负”。
李克强曾经明确点题:减税降费本身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这阐明了为企业减负的政治经济学新的内涵。在当前全球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中国经济要立于不败之地,政府的作用就是应该如是“更好地发挥”。
要做好为企业减负这篇大文章,除了国务院常务会接连5个“排比句”外,还需要把行文“规矩”固定下来。因此6月7日的常务会决定,国务院主管部门要在7月1日前上网公布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实现全国“一张网”动态化管理,从源头上防范乱收费,决不让已“瘦身”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反弹。
这实际上对市场给出了最稳定的预期:不仅要兑现1万亿承诺,更要使减税降费变成制度安排。用总理的话说就是,给企业减负决不搞“弯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