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这片黑土地,有最深沉的爱——写在北大荒开发建设70周年之际

2017-10-08 09:56:5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哈尔滨10月8日电 题:这片黑土地,有最深沉的爱——写在北大荒开发建设7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王春雨、王建、董峻

这是共和国农业历史上的奇迹——从亘古荒原到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为国人端牢饭碗做出卓越贡献。

这是刻在黑土地上的历史丰碑——一代又一代垦荒人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用汗水和鲜血写下辉煌史诗。

这里已开启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以绿色发展和改革思维引领前进道路,继续描绘时代的新画卷。

北大荒,在这片英雄辈出的神奇之地,一曲无言的欢歌正在这里唱响!

北大荒种一年,一亿人吃一年

“过去种地是‘小四轮’,灭虫是小药壶,收割是小镰刀。现在种管收一色大农机,灭虫是飞机航化。以前十几天的活,现在几个小时就干完了。”黑龙江江川农场种地大户王忠金,前几天正安排无人机手给自家的稻田喷药。稻浪滚滚,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而在八五二农场的大豆田里,豆荚已泛黄。“这块地今年单产肯定能突破200公斤。这么高的产量,功劳要记在大农机上。”农场副场长陈树斌说,2013年引进了号称“亚洲第一犁”的13铧液压翻转犁,每小时可翻地80亩。

70年前,这里野兽出没、风雪肆虐,向亘古荒原要粮,艰难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北大荒博物馆,有一面松木墙纵贯一到二层。远看,是泥土一样的颜色,走近了,上面镌刻着1.2万多个人的名字。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献身北大荒的拓荒先驱。

“夏天沼泽遍布,蚊虫成群,冬天凛冽的寒风不停地刮,艰苦的环境让人恐惧。”第一代北大荒人杜俊起,回忆起不少战友的生命奉献给北大荒时,眼眶湿润。

最让他难忘的是来自北京的一位战友,刚到北大荒不久,在出工的路上被雷电击中牺牲了,战友们一直没敢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父母,直到父母去世时仍带着思念儿子的遗憾。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70载春秋,北大荒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这里建成了中华大粮仓。开垦初期,北大荒年产粮只有0.048亿斤,1978年粮食总产突破50亿斤,1995年突破100亿斤,2005年突破200亿斤,2009年突破300亿斤,2011年突破400亿斤。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