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天讲解晚上防贼石刻馆24小时不停歇)
10月4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张云燕在为观众进行免费讲解。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听说元代的时候这里是大护国仁王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一位观众问。
“学界有争议,更多人认为大护国仁王寺比这里更往北一点。”负责讲解的张云燕回答,“大护国仁王寺是元代一座非常重要的寺庙,但很奇怪,后来再也找不到遗址了。”
10月4日,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大院里,张云燕在讲解途中不时停下来,回答着观众的问题,有些问题相当专业。
用时100分钟,张云燕讲解完一圈,一口水都没喝,有点口干舌燥。
“双节”期间,石刻馆接待量增加。为了提供具有专业知识的服务,同时保障文物安全,石刻馆工作人员白天说文物、晚上保文物,全天24小时在岗。
北大文博硕士讲解文物
副研究馆员张云燕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研究生毕业,硕士论文研究的就是汉碑。工作以来,她一边保管文物,一边继续做学术研究,国庆期间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也帮忙进行专业讲解。
“很多观众都是有专业基础的,对石刻、佛教、艺术、历史等有研究,讲解中会互相交流和学习。”她说。
北京市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海淀区五塔寺路,紧贴北京动物园北沿,与国家图书馆一街之隔。近2万平方米的大院正中,是明代成化年间落成的金刚宝座,因为宝座上方有5座佛塔,也被老百姓称为“五塔寺”。
作为京城唯一一家以石刻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建馆30年来,该馆收藏了北京地区2600多件石刻文物,最早出自东汉。
清华北大人工智能 清华和北大在本科生中同步启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人工智能班是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中的特设班级,北京大学工学院开始重点筹建“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 (陶紫东)28日下午,德国驻华大使葛策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题为《展望改革开放第五个十年的德中关系》的主旨演讲。此次演讲是“大学堂·北大讲坛”之“中外大使系列”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