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市规划委权威解读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7)

2016-05-25 16:37:33  宣讲家网    参与评论()人

这次规划在副中心定位里,也提了三句话,表明了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通州副中心的建设可以说是历史性的战略选择,北京从建国以来空间布局调整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过,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进一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标志性工作。

从大背景来看,在更大空间内,通州城市副中心是在从更大的空间探索大城市群集约开发思路。主要是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促进中心中心城功能的疏解,减弱中心城区过度向心的压力,有利于北京整体空间布局的优化。带动疏解不光要往通州疏解,还要给其他的新城或者城区示范。

二是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通州区下辖6个街道和地区办事处,9个乡镇,384个村。城市副中心及周边乡镇现状村庄共有166个,集中建设区内村庄48 个,集中建设区外村庄118 个。

通州区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先行先试区,在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深入研究城市副中心对于带动周边地区实现城市化,以及周边地区促进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互动关系,分区域、分类型探索创新城镇化的实施路径和发展模式,统筹解决好本地农民城市化问题,防止出现新的城乡结合部问题。

我们一定要把155平方公里和906平方公里统筹协调发展,如果906搞不好,155也搞不好。所以一定要统筹起来看,虽然副中心是155平方公里,但是我们的规划范围恐怕不止155平方公里,甚至要考虑北京整个东部地区的发展,从副中心的建设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三是建设成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特别要协调好跟周边的关系。通州东部紧邻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10-20公里,距离河北省廊坊市中心约40公里,距离天津市武清区约58公里,副中心位于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在北京市域内的交汇点,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讲,通州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搞好通州的规划,有利于带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做示范。同时也是带动区域跟周边怎么做到跟周边跨界地区协调发展的示范。

(二)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长期科学决策的过程

通州建设副中心是长期的过程,组织很多专家研究国内外的经验,这个研究也有十年了。从国内外超大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建设副中心也是超大城市实现中心区功能疏解的主要举措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对通州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经过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探索,经历了从卫星城、重点新城、现代化国际新城到城市副中心等发展阶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在通州预留发展备用地,作为未来行政办公用地使用。

通州副中心的建设不是在白地上,在空地上新建一个新城市,不是造城运动,而是在二十多年来发展基础上的优化和升级,我们理解,包括理解中央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对通州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定位更加明确。专家讲怎么叫副中心,城市副中心一定是承担几项重要市级或者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职能才叫副中心,我们的定位更加明确。我们的定位是行政带动,发展综合功能。所以通州除了市行政功能以外,还要承担重要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职能,这比以往定位更准确。从这点来讲,通州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二是视野更大。从京津冀整个角度,协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着眼整个区域,至少得跟北三县,北京城市东部地区整体考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