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轻学者提出,当前仍存在“论文写在‘大地’上,还是写在C刊上”的现实困惑。尤其是智库研究与传统科研的划分依据、评价指标等在不同高校、智库之间尚未建立公认标准,智库人才的上升渠道以及新生代智库学者的培育成长都存在阻碍。这些问题也引发严金明的深思。他指出,不同于以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为导向的学术研究,以政策报告为代表的智库成果当前仍难以直接纳入通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因此,应尝试将各类符合标准的智库成果纳入科研工作考核、科研项目结项和科研业绩奖励的具体环节,并完善智库成果购买制等制度举措,真正做到“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激发人才活力:限制发展的“紧箍咒”如何破除
“以前,我们智库很难吸引到真正的优秀人才,进入智库的教师也难以实现长远发展,症结就在于智库成果在传统的高校学术评价中处于边缘化地位。这直接成为青年智库人才头上的‘紧箍咒’。”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倪好谈起了前几年青年学者发展的困境。
直到2018年,倪好所说的“紧箍咒”终于被破除了。这源于两个校内文件:《浙江大学智库成果认定办法(试行)》《浙江大学智库人才队伍管理暂行办法》。据此,有实效的智库成果被纳入科研评价体系,智库与学术成果分类管理,智库成果评价适用于校内职称晋升、岗位评聘、科研奖励以及各类人才选拔等方面。
浙江大学的尝试,是全国高校智库建设的缩影。一棋落子,满盘皆活。政策“松绑”激发了人才活力,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投身到智库研究与建设中来。从全国范围看,我国智库不断探索,在队伍建设、培养方式、薪酬待遇等方面持续发力。一系列区域性的政策、文件不断酝酿、相继出台,为盘活人才存量、扩展人才增量开辟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