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一线财税干部,我们的职责就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帮扶政策。大到上万元,小到1块钱,当减尽减,应退全退,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帮助企业渡难关。”天津市津南区税务局双港税务所所长张一颖说。2020年,双港税务所共累计办理退税1587笔,总计金额7550余万元,为45家企业办理了延期纳税手续。
张一颖说,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一线税务干部要把党的温暖送到企业家心中,把“保市场主体”的政策红利送到纳税人手中,“新的一年,我们将主动征集企业需求,继续开展‘服务入户、政策到家’大走访活动,为企业经营发展纾难解困,助力企业快速增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商瑞整理)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力赛村村民王次旦:
返乡创业干劲大
王次旦在藏家乐忙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赵梅摄
“家乡正打造旅游专业村,我想回乡创业会有更好的前景。”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镇力赛村村民王次旦说。
王次旦曾辗转到兰州、上海等地务工,干过土建和钢筋工。2017年开始,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力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次旦回到家乡,拿出多年的积蓄,修建了新房,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开起了藏家乐。
为落实“六保”任务,甘南州以就业扶贫为抓手,积极指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王次旦多次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这让王次旦返乡创业的信心更足了!
“相信我的藏家乐会经营得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王次旦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赵梅整理)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巴吉村村民巴桑杰布:
好保障带来好生活
巴桑杰布在自家院子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代玲摄
80岁的巴桑杰布家住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巴吉村。儿子不幸早逝,他与老伴巴友拉扯着两个正在上学的孙子。由于缺劳力,他们一家曾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政策帮扶下,巴桑杰布一家不仅脱了贫,每年还能从村集体拿到7万多元分红。
“正是因为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村里的集体经济才能发展得这么好,才有了今天幸福无忧的生活。”巴桑杰布说。巴吉村有建材市场、物流园等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每年给村里带来上千万元收入。为了保障基本民生,收益分红优先向贫困群众倾斜。在产业分红之外,他和老伴还有养老保险金、草场补贴、林业补贴及村里发的老人补贴等,孙子们还享受到藏区农牧民子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代玲整理)
浙江颀松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耀文:
小微企业活力足
叶耀文在办公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柳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