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礼赞70年㉘: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月的北京夜晚,簋街胡大饭馆门前总是排起长队。胡大饭馆平均每天要消耗约4吨小龙虾。
小龙虾是吃出来的产业。小龙虾本来仅用作饵料,经过近二十年消费拉动,形成了年产值3000亿以上的产业链。很多地区把小龙虾作为主导产业扶持,自2001年起,江苏盱眙已连续举办19届小龙虾节,2004年注册“盱眙龙虾”,进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单。
从饵料到千亿产业,一只小龙虾,折射出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同向发力。
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计划多一些还是市场多一些,如何让政府和市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这些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我们。七十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成功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这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实践探索史。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有照搬苏联经验的一面,但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需要作出的选择。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采取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于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迅速建立起工业化初步基础,具有历史性作用。
1958年,全国大力发展钢铁工业,鞍山钢铁厂需要从全国抽调上千名技术人员。
远在湖南团山湖农场的雷正兴,提出申请要求到鞍钢参加祖国钢铁建设。有人问他:“东北天气冷,生活不习惯,工厂里的活还重,你不怕吗?”雷正兴回答:“不怕,东北不是也有工人在劳动吗?人家能干,我就能干。”
填报名表的时候,雷正兴正式改名雷锋,金字旁的“锋”,让他觉得自己有钢铁般的力量。
1958年11月,雷锋来到鞍钢。由于在农场开过拖拉机,他被安排去洗煤车间学开推土机。这让他有点想不通,找到车间主任问:“我是为祖国炼钢来的,为啥让我当推土机手?”车间主任说:“炼钢光靠几座平炉不行,还需要矿石、铁水、焦炭、煤气等,缺少哪一样都不行。大工业生产就像一架机器,缺哪一颗螺丝钉也不能转动。”雷锋当场表示,“我就甘当螺丝钉了,党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使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