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
停车位不一定“只增不减”
昨日记者实地探访即将实施道路停车电子收费的几个城区的推进情况,发现不少路段已完成视频设备安装和标牌更换。
记者在丰台区玉璞路上看到,电子收费路牌已经立起。停车管理员告诉记者,目前这里还没有安装视频设备,需要使用手持设备录入市民的停车时间。而在丰台区万丰路,视频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暂未开始联网计费。
记者了解到,目前,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延庆区正在加紧实施前端设备安装,开展借杆立杆、通网通电、联调联试等工作,为7月1日电子停车系统上线做最后准备。根据规划,北京市的电子收费设备以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的高位视频为主,部分道路暂时使用矮桩视频、地磁、手持终端等方式进行管理,今后还将推动各区进一步加大高位视频管理所占的比重。在7月1日后实施电子收费的北京全市约3.8万个车位中,高位视频管理占63%,矮桩视频管理占10%,地磁+POS机管理占6%,POS机管理占21%。
在海淀区苏州街记者看到,道路两侧的辅路内都设有路侧停车位,几乎停得满满当当。去除停车位所占的空间外,剩余的道路才用于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合通行,而其宽度也勉强只够汽车驶过,遇到不文明的驾驶员甚至还会鸣笛催促骑行者。
对此,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军表示,停车位并不一定是在所有地区、路段都会“只增不减”,对于施划路侧停车位后占用自行车通行空间的,交通部门将考虑取消该停车位或是改为夜间停车,白天禁止停放。
焦点1
优化车牌识别算法防误判
此前有不少市民反映,由于电子停车收费识别系统的误判,自己屡次遭遇“被收费”,别人的停车费被算到了自己的账户上。其中,“I”和“T”,“0”和“U”等组合最容易被识别错误,有的车辆甚至被错误识别了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