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刘志兵:“两论”的写作背景、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2017-09-22 11:37:46  宣讲家网    参与评论()人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性课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成功和失败中开始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上进行理性思考

二十世纪前后,无产阶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时代主题,特别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与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既有共同性、普遍性,又有差别性、特殊性。这就使中国共产党刚一成立就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在我们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古老而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个课题是之前的革命者没有回答好的一个时代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必须要回答的一个课题。共产国际在这方面没有做出很好的指导。刚从襁褓中走出、迈向幼年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个课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到193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实践论》《矛盾论》时,经历了两次大的胜利、两次大的失败,血的教训迫使我们思考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次胜利是北伐战争的胜利。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经过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中国迅速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革命群众运动蓬勃发展。1926年至1927年,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下,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伐的胜利,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我们党在斗争中把握矛盾的同一性的辩证法的胜利。

第二次胜利是土地革命的胜利。我们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把中国革命的根据地牢牢地扎根在大西北。这次胜利,是我们党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特别是深刻把握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胜利。

除了这两次胜利,还有两次大的失败。

第一次失败是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屠刀。一时间,中国笼罩在血雨腥风中。大革命的失败是我们党成立后经历的第一次大失败。这次失败使我们党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在不断变化,必须在同一性中坚持斗争性,牢牢掌握党对于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防止和避免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对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毛泽东同志后来指出:“这时的党终究还是幼年的党,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的党,是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由于没有经验,缺乏深刻的革命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是大革命失败给我们的惨痛教训。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