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新闻 >

​口味断“甜”,“掐灭”电子烟?(3)

事实上,新规出台后不久,铂德就发公告表示,为保护未成年人,减少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其电子烟口味会减少,部分水果味、饮料味的烟弹将停产。

多位抽电子烟的年轻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由于担心自己所喜欢的口味被限制生产销售,如今都动起了囤货的念头,“之前都是抽完一盒后再去买,现在基本每次都买四五盒,就怕哪天断货了。”一位年轻消费者如是说。

“如果未来真的出现大批量甜味电子烟弹停产的话,不排除消费者被劝退的情况发生。”老何不无担心,“而受到最直接影响的当属经销商,现在只能先观望再决定是否继续这行。”

离场:快钱时代不再

2019年上半年,国内电子烟市场上演了一幕“千烟大战”。除了大量涌出的品牌外,无数家电子烟实体店也纷纷出现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当中。

《2021电子烟产业蓝皮书》数据显示,电子烟的零售网络已经渗透到各级城市,每座一线城市平均有1301家电子烟零售店,每个五线城市平均有33家。

胡瀚正是在2019年底入场。他的初衷很简单,国内抽电子烟的年轻群体数量逐年递增,烟弹消耗也快,这算是个不错的风口。很快,他投资10万加盟了国内一家电子烟品牌,并在附近的商场租下一间5平方米大小的档口,经营起电子烟生意来。

“最初的时候生意还行。每天都有上千元营业额。”胡瀚告诉记者,为了迅速拉拢年轻人,他先后推出过低价、买一送一等活动,“按当时的营收趋势来看,一年内就回本。”

不过,境况很快发生转变。受电子烟利润驱使,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涌入其中,原本仅有胡瀚一家电子烟铺的商场,短短数个月就出现多个挂着不同品牌的同行,竞争加剧。

“自己所加盟的品牌无论知名度还是研发实力,远远比不上大品牌,推出新款烟弹频率和口味也相对较少,顾客自然被分流。”胡瀚分析,“虽然有老顾客勉强能够支撑,但连续几个月都没新增客人,连续几天销售额为零都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