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无九,遍地起坟”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在农历二月之前数九就已经结束,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进而引发饥荒,甚至有人因此死亡。
这句俗语中的“九”指的是数九,即从冬至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个单位,共有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如果数九在正月就结束,说明冬天较短,气温回升较快。然而,这种快速的升温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需要一定的低温期来完成休眠和春化等生理过程,过早的升温可能导致它们提前发芽、生长,但此时气候还不稳定,容易遭受冻害,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此外,气温回升过快还会引发病虫害的提前滋生和蔓延,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类似的农谚还有“二月没九,遍地添坟头”和“二月没九,饿死猪狗”,这些说法都强调了数九结束过早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饥荒和死亡。
农谚“腊八一日晴,遍地起新坟”在民间流传已久,这句俗语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含义。从字面意义来看,它似乎预示着一种不祥的征兆:如果腊八节当天天气晴朗,来年可能会遭遇困境,甚至出现人口大量死亡的情况
2025-01-07 08:06:53农谚腊八一日晴自古以来,就有“六九见三象,新坟遍地起”的说法。这句农谚乍听之下令人感到不安,但它蕴含了关于气候和生活的知识与奥秘
2025-02-11 16:09:10六九尾见雪“寒露3不避,新坟遍地起”俗语是我们祖祖辈辈用他们的智慧传下来的生活和劳动经验。尽管俗语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却饱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和感悟。
2024-10-08 10:58:52“寒露3不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