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建行武汉长江新区支行,前台接待储户的两人实际上是信泰人寿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这种“存款变保险”的现象并非个例,而是银行与保险公司联手设局,蒙蔽储户的结果。
今年2月,调查发现有银行网点违规引入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并让他们冒充银行职工向储户推销保险。这些销售人员会夸大保险收益,隐瞒不利条款,甚至泄露储户个人信息给保险公司。银行大厅里的工作人员可能是保险公司派驻的推销员,他们以高息为诱饵,让原本打算存钱的储户购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因此获得收入,而银行不仅得到佣金,还能从各个层级获取回扣,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储户却成了受害者。
此类事件近年来在全国多地屡见不鲜,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成为被骗的对象。由于对银行的信任以及信息不对称和缺乏金融知识,老年人更容易被误导,落入陷阱。此前就有不少类似案例见诸媒体。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银行作为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在取得相应资格后可以合法销售保险产品,但必须遵守自愿、诚信、合规原则。然而,《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在营业场所从事保险销售活动。报道显示,保险公司和银行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保险公司人员被派驻到银行网点,冒充银行职工,刻意避开“保险”话题,隐瞒中途退保的巨大亏损风险,钻政策空子进行操作。
保险公司在逐利冲动下违规失范,应受到法律惩罚。银行为了利益,置自身声誉于不顾,公然违法违规,泄露储户信息,与保险公司合谋欺骗储户,损害消费者信任。2023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银行保险机构的责任,禁止误导性宣传、强制捆绑搭售等行为,保护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但从此次曝光的乱象来看,保险公司与个别银行已然忽视了应承担的责任和法规。相关管理机构需加强监管,实施穿透式监管改革,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问责的全链条机制,尤其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追踪资金流向,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同时,多次违规的从业人员应实行终身行业禁入,并公开曝光“黑名单”,重罚违规机构,构筑风险防线。
还需进一步普及保险知识,特别是针对中老年群体,提高其金融素养,防止上当受骗。此类乱象再次曝光表明,相关监管需更加严格,对涉事银行和保险公司依法依规严惩,以儆效尤。
#银行代销保险乱象调查# 【存款变保险?!#保险销售冒充银行职员卖保险# 】去银行存款最后变成了买保险,这样的事近年来屡见不鲜,事件当事人多为中老年人
2025-03-15 17:31:18媒体卧底揭保险销售冒充银行职员在息差下行的背景下,银行正加速推进中间业务等多元化发展战略,代销业务的规范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行代销业务进行了多方面的细化规定
2025-03-24 07:37:19担心存款变保险近日,有网友爆料,山东淄博女子多年来陆续在淄博一家银行存款40万,没想到她取款时,一看,傻眼了,余额竟然是0元。
2024-10-22 17:27:13女子40多万存款在银行“不翼而飞”200元在银行存19年后变多少?答案让人大吃一惊。“我在一家国有银行存入的215.16元活期存款在19年后只剩下8.67元,期间从未支取。”
2024-12-03 16:09:00小额管理费悄然吞噬存款200元在银行存19年后变多少?答案让人大吃一惊。家住浙江的左旭在一家国有银行存入的215.16元活期存款在19年后只剩下8.67元,期间从未支取
2024-12-03 15:33:52存款19年215元变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