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黑话烂梗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为了与群体保持步调一致,未成年人通常会主动接纳。“网络传播加上人际传播的复合影响,使得黑话烂梗对青少年的渗透更快、更深。”周妍总结道。
不能一味否定
广东省茂名市六年级学生思思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自己班上几乎人人玩梗,只要不过分,老师们通常不会干涉。
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否定。周妍说,网络语言发展了三十年,本身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因凝结了普通人的情感和判断而饱含感染力,是民众通过语言制造社会共识的鲜明例证。但对于触碰底线的黑话烂梗,必须建立起一定的防御和过滤机制。
“我们当然鼓励健康、有创意的网络语言,丰富文化表达。但是对于包含低俗、暴力、色情、歧视等不良信息的黑话烂梗,必须制止。应当坚持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既维护语言规范,又尊重语言发展的多样性,避免过度干预。”黄楚新强调。
蒋眉认为,比起强硬地禁止使用黑话烂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禁止,引导他们正确地辨别、适度地使用网络语言,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不过,一部分家长对此并没有足够关注。“主要是他们听不懂。”大连某高校大学生武奕说,他的弟弟在广州一所中学读高一,自初中起便经常把各种黑话烂梗挂在嘴边,在父母面前也毫不避讳。“父母一般没什么反应,只觉得他说话咋咋呼呼的。”他补充道,弟弟常说的梗有一部分是带有侮辱性的,如“小唐人”(指唐氏综合征患者,一些人用来攻击他人)。作为兄长,他有时会试图纠正,但效果有限。黄楚新补充道,相较于一般网络流行语,黑话烂梗理解门槛更高。
通常来说,年轻教师对网络语言的接受度更高,甚至会主动与学生们玩梗,以增强互动,拉近距离。蒋眉属于资深教师中少有的愿意与学生玩梗的,“因为青春期孩子的特性是他们喜欢你,觉得你懂对方,就乐意听你的话”。
唐昕是一名初二的语文老师,每次批改周记时,总能看到学生使用网络用语或黑话,如“我真的会谢”、“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我悟了”。她会在课堂上告诫学生不要在书面用语中掺杂网络梗和流行语,但效果并不明显
2024-10-22 22:32:00黑话和烂梗包围中小学生近年来,网络语言的普及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在小学门口接孩子放学时,周妍发现小学生聊天时频繁使用“你个老六”这样的网络语言。作为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妍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研究网络语言
2024-10-22 17:02:14学者众议国家整治网络黑话烂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