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会导致整个市场(即宏观经济)供求失衡?为什么会出现大量产能过剩?那么好的生产力却闲置不用,同时那么多人失业?如何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商业周期和经济危机?早期的经济学家们(包括马克思),都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提出了一些理论,并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马克思的理论
在大萧条之前,最重要的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理论,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马克思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根据他的“剩余价值论”,企业家、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利润)而扩大再生产,在此过程中,由于技术的进步,投资不断扩大,资本不断积累,供给能力不断扩大,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资本的比例越来越大,劳动的比例相对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工资的增长速度低于资本和利润的增长速度,劳动者收入在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而使需求的增长受到抑制,低于供给的增长速度。供给的迅速扩张和需求的有限增长导致供求不平衡,造成产能过剩,形成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很多经济学家(包括凯恩斯)对马克思的解释并不否认。
马克思设想的“终极解决方案”是消灭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既然危机是由资本家追求利润的动机引起的,那么很自然形成的逻辑推理,就是消灭这个万恶之源。这个设想被前苏联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付诸实践。前苏联实行了科学的计划经济,70年内除了战争时期,没有出现过大的经济波动,在西方大萧条时期,前苏联保持基本稳定的发展。但其问题在于微观效率低下。
微观效率有两种,一是生产效率,即节约成本、精打细算,不断创造新产品,如果缺乏激励,就会浪费资源,出工不出力,没有创新动力,就缺乏生产效率;二是配置效率,即生产要素在不同商品上进行的配置,产生出人们最想要的产品组合。如果需要的东西没人生产,生产的东西没人要,配置效率就会不断恶化。宏观增长率看似平稳,但因为缺乏微观效率,最后平稳地下降到负增长。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问题的,最后各国都进行了改革,中国也转型到市场经济。马克思提出的治理经济周期的方案,宏观可能有一定效率(平衡增长,减少危机所产生的资源浪费),但是微观缺乏效率,总的来讲是不成功的。
二季度中国经济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展现了稳健态势,生产稳定增长,需求逐步恢复,就业与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同时,经济中的新动能也在加速发展
2024-07-16 05:58:40经济学家:下半年需要政策继续加力在股市经历了一轮暴涨之后,市场情绪变得复杂起来。很多人燃起了对牛市到来的希望,但仔细研读各类分析报告后,发现或许这股热潮并不会迅速成为现实
2024-10-06 17:15:35经济学家:股市涨了也不要过于乐观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当前制约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就业预期和房价预期。房地产作为周期之母,其软着陆至关重要
2024-10-30 11:27:00经济学家任泽平:房地产这次能救起来吗?房地产市场的新动向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的重要会议首次提及促进该市场的止跌回稳,暗示未来的工作重点将转向提升房地产交易量和稳定价格,预示着相关政策措施或将逐步落地
2024-09-27 09:21:00房地产要止跌回稳了吗?金钱可以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吗如果给钱就可以提高生育率,那一些发达国家的生育率降低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2024-11-01 15:04:25金钱可以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