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路径跳过了人类和生物主体性形成和进化的历史路径,直接获得了认知和语言层面的超级智能。在认知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信息处理速度、理解深度、记忆容量和模式识别等方面全面超越人类。在情感方面,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识别和模拟人类情感,但它们本身并不具备真正的情感体验。社会文化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语料来理解和适应特定的社会文化规范,但它们本身并不具备特定的文化身份或社会背景。这种不对称性可能导致在人机交互的跨文化环境中出现误解和冲突。
人既是理性的,也是情绪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和决策支持,增强了人类的理性判断能力,但也可能削弱人类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打破以人际交互为基础的分布式认知模式,逐渐形成以大语言模型为中心的认知模式。在情感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影响人类对情感的认识和表达,使人类习惯于程式化的情感交流模式,忽视真实人际关系中的独特情感需求和体验。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性影响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人类文化演化的影响。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一种非人类的学习能力,在人类的社会文化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非人类的学习者。人类不再限于向他人学习,也可以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主动参与者。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可解释性、不可说明性和不可信任性,加之其不具备情感状态,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导致人类与其交互时面对的是一个无法完全理解的“黑箱”。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依赖而非信任,可能会引发社会心理问题并影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人性既坚韧又脆弱。当我们与一个非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长期交互相伴时,必然会影响人类个体的思维认知和情感品格。交互主体性重新定义了人机关系,让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来理解人工智能对人性产生的深远影响。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成为我们生活中更加智能、更加贴心的伙伴,同时也存在其对人性欲望的过度满足和扭曲的问题。我们需要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增进人类福祉,而非削弱人性的核心价值。
职场剧《城中之城》正在央视热播,这部作品出自作家滕肖澜之手,是继《城里的月光》、《心居》之后她的第三部被改编为电视剧的作品
2024-04-25 18:06:13媒体:《城中之城》以醇厚人性回甘调休制度引发热议,话题“五一其实只放一天假”一度冲上热搜。公众对现行调休方式的不满主要源于其并未实质增加假期总量,而仅是通过调整工作日与休息日的顺序来拼凑长假
2024-04-17 12:38:00媒体:拼凑出长假的调休制度该变了7月4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上海拉开帷幕,创下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及首发新品数量的历史新高。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首度聚焦“全球治理”,与会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4-07-06 07:48:03人工智能如何“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