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App是否能够“偷听”用户对话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尽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也在加强,但许多用户依然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专家们在南开大学法学院主办的全国政务新媒体法律及新闻素养高级研修班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实验给出了科学解释。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表示,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偷拍偷录,但成本高、效率低且法律风险大。实验检测未发现任何App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偷听行为。如果手机被“偷听”,耗能会异常增加,出现掉电过快、发热发烫等现象。通常情况下,手机处于“偷听”状态时,耗电速度会比正常情况快27%左右。此外,操作系统会在超过1分钟后切断App的麦克风权限,使得长期偷听难以维持。多款App同时偷听也无法实现,因为麦克风权限只能被当前位于前台或最后使用的App占用,同样受到1分钟内被切断的限制。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刘鹏也指出,从商业收益和成本角度来看,监听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以智能语音行业某头部公司的语音转写成本为例,假设App每天有效偷听1小时,日活一亿的App每日成本将高达0.72亿元,一年成本为263亿元。如此高昂的成本决定了现实中很难有哪种商业模式能通过“偷听”获利。
对于用户感觉被App“过度了解”的现象,何延哲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对个性化推荐的误解。App根据获取到的信息,形成用户画像并进行内容和广告的个性化推荐。无数次推送中总会有几次押准的,当人们注意到这些“巧合”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将其归因于被“偷听”。
今夏第一轮高温天气仍然“余温”未了。中央气象台预计,直至6月20日,北方地区的高温天气还将继续发展。
2024-06-17 13:51:00为何体感温度比天气预报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