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学生会采取相对折中的方案,修双学位。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个原本能进浙大的男生,他的父亲是上海交大工程学的毕业生,希望孩子也能读这个专业,到了美国之后,为了平衡父母的期待和自己的兴趣,他主修了工业工程和心理学两个专业。
自我重塑最明显的还是女性留学生。有本书叫《远飞之梦》(Dreams of Flight: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Students in the West),它里面就说,出国留学给了年轻中国女性一个暂时逃离主流性别规定的机会,她们会利用这段经历重构自己的性别身份、亲密关系以及生命历程。我在调研中也发现,很多女性在出国之后都会经历主体意识的觉醒。
我觉得这种变化,一部分来自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比如很多性别相关的课程,接触到女性主义的理论和语言,这些会改变认知。更重要的体现在生活层面,比如在街头,你能看到很多爸爸在带孩子;各种学术会议里,做主旨演讲的很多都是女性。
很多女性回国后也会和我说,她们以前能够接受的东西,现在不能接受了。工作场合里,同样的语言,以前觉得没什么,现在就会认为是性骚扰,会反抗。
当然,面对不同文化和观念的冲击,有人成长,就会有人崩溃。教育社会学里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精英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个系统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心理的负荷通常都很重。有时候,压力会成为自我塑造的动力,有时候它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我也经常被问到,什么样的人适合留学,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难回答,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自我认知,而且一个人的自我本身也是在发展和变化的,但是基本上,在留学之前,你还是会有一个大致的感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特别守旧,特别不愿意去新环境,还是特别喜欢学习新事物;还有就是抗压能力如何。不过随着疫情后国际旅行的恢复,大家短期出来看世界的机会也有,可以试着出来看看,这也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
在大英博物馆度过的去年夏天,留下了许多深刻记忆。散步时偶遇的邻家母亲,她的关切重心并非女儿在伦敦国王学院的学业成就,而是跨越重洋的安全问题。这份担忧,如同所有父母心中的首要考量,超越了职业规划的界限
2024-06-25 08:18:23留学最害怕的事还是发生了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与美国并驾齐驱,各自揽获40枚金牌,展现出奥运战略的蓬勃生机。然而,随着奥运帷幕的落下,中国足球领域再次引发公众不满
2024-08-20 15:56:11“枪毙”李铁字节跳动近期采取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策略,让其大模型“豆包”在业界脱颖而出——价格战
2024-05-17 14:18:21降价是字节AI的出路吗?全球化智库(CCG)最新发布的《2023-2024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揭示了中国留学领域的新动向。报告指出,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留学热情并未减退,继续稳居全球留学生输出国首位
2024-05-30 17:00:18留学人数的激增导致海归不断贬值利剑出鞘!5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
2024-05-27 14:24:22回家才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