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梅雨带范围广泛,从四川南部、贵州一直延伸至东海沿岸,与前几日位置相似,湘北、赣北、皖南等地遭受持续暴雨侵袭,其中湖南安化记录到24小时内惊人的372毫米降雨量。此轮暴雨尤其猛烈,洞庭湖流域正面临自2017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挑战。
湖南平江在过去两天内两度遭遇暴雨袭击,国家观测站记录到的24小时降雨量已超越特大暴雨标准,局部自动站数据更高达351毫米。洪水导致汨罗江水位连续攀升,截至12时,平江水位高度惊人,超出了警戒线并接近历史高位。
中央气象台于7月1日傍晚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测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广西、云南及部分北方地区在内的广阔区域将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如广西北部可能出现特大暴雨,伴随短时强降水及雷暴大风等恶劣天气。
目前,我国中东部的梅雨带正逐渐调整形态,预示着一个气旋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天,主雨带将贯穿广西至江苏,湖南暴雨持续,广西、湖北同样面临强降雨。值得庆幸的是,本轮暴雨结束后,期待已久的雨带北移有望实现。
雨带北移的背后,是副热带高压的强势回归,其北抬迹象日益明显,预计7月3日前后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北界,标志着长江下游将脱离梅雨季节,转而迎接高温天气。
然而,超级计算机模型显示,副高的北移可能过度,7月7日左右,其影响或将触及淮河以北直至河南、山东。随之,主雨带将北移至黄河以北,山西、河北等地将迎大范围暴雨,标志着雨季模式在北方重启。
副热带高压作为夏季重要气象因素,由赤道上空气流上升并在副热带下沉形成,随着季节推进影响我国,特别是为南方带来湿热天气。副高北移不仅意味着梅雨季节的结束,也是北方雨季的开始,同时长江中下游将面临高温炙烤。7月3日起,河南至江苏一线将有大范围暴雨出现。
因此,副高持续北进预示着黄河以北将迎来强降雨期,而长江中下游则将转为高温模式,华北、黄淮等地的干旱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当前,副热带高压成为天气舞台的焦点,其北移动作不仅重塑了中下游地区的天气格局,也为北方带来降雨风险。公众需留意天气预报,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
7月24日午后至次日白天,北京市将迎来一次显著的降雨天气,预计降水量将达到大到暴雨级别,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大暴雨。市气象局已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提醒市民需密切关注天气预警与预报信息
2024-07-24 08:05:10今天午后至明天北京将迎明显降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