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春秋季一个月出去玩一次,今年一次也没去过。”吴海婕说,主要是因为热度过去后,嫌太麻烦,“提不起劲儿。”对她来说,露营的主要目的是带孩子户外运动,接触大自然,“每次出去要拉一车装备,还要防蚊虫、准备吃的,有点辛苦。如果要接触大自然,还有很多活动可以代替,并不是非露营不可。”
视觉中国供图。
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支持露营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环城游憩带、郊野公园、体育公园等,在符合相关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的基础上,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
自2023年9月开始,原先做露营基地运营的王治宇,转型在杭州临平做起了农文旅项目的运营。在他看来,露营产业需求一直很大,露营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新的使命和新的突破口。
王治宇认为,露营既然发源于乡村,扎根于乡村,就应该搭上乡村振兴的顺风车,要将单纯的露营地升级为乡村农文旅旅游集散中心和区域公共品牌对外展示窗口。
王治宇目前运营的品牌孵化基地,是与临平供销合作社合作开展的项目,打造了全新的露营地3.0模式,“以临平区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作为试点,通过露营行业这个热门赛道,带动临平区域农文旅的发展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这种跨界打法,可以玩出新的高度,这也是露营经济的新风口。”
王治宇通过露营产业带动农文旅的发展。受访者供图
“露营地作为一个网红产品,应该升级迭代,它已经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项目,而应成为区域旅游的配套。”对于露营地未来的发展,王治宇认为,要结合农文旅大方向,通过露营地引流,结合活动丰富内容,通过区域配套带动周边产品,最终通过城市人流消费带动乡村经济增长。五一期间杭州周边露营预定依旧火爆!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不是“旅游平替”,也并非特殊时期的“限定网红”,而是一个满足人们户外需求的新兴休闲场景。随着露营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日常户外休闲之选,露营行业市场空间将依旧广阔。
北京昌平区某新楼盘销售在假期期间异常忙碌,连喝水的时间都难以挤出,她对不断响起的咨询电话表示歉意。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北京住房限购政策于“五一”假期前夕的悄然变化——五环外的购房限制显著放宽
2024-05-06 10:39:48北京五一期间楼市活跃度提升显著这个“五一”假期,车站、机场、码头,人流、车流、物流,川流不息。5月1日至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约13.6亿人次。
2024-05-09 03:13:39焦点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