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农民在东北农耕时节,面对镜头发出无奈又无助的感慨:“不翻地时间不等人!”原来,他并非不愿耕种,而是遭遇了人为阻碍。他的农具被收走,且有人驻守田间,声称不支付额外费用便不准种植。农民对此困惑不已,自己承包的土地为何还需再付费?
事态发生在内蒙古开鲁县。正值春耕,当地农民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他们将贫瘠的盐碱地改造成适宜种植的良田,本应受到嘉奖,如今却因此被视为“罪过”。他们不仅要面临高达百万元的补交费用,农具被没收,甚至还遭遇公安人员粗暴执法。
据村民们反映,他们与村委会签署了为期30年的承包合同并已支付相应费用。然而,当他们准备春耕时,村委会却提出每亩地需再交200元,总计逾百万元。如不交钱,耕作活动将被全天候监控并阻止。错过春耕时机,意味着一年的辛劳付诸东流。
面对农民的申诉,村委会态度强硬,声称“先交钱,报警也没用”。更有副主任放言:“上头让我敛钱我就敛钱,明天就派200人来挡着。”如此言行,与其村干部身份相悖,倒似黑帮行径。镇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员纪云浩在回应村民时竟称“我不懂法”,令人对这些干部如何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产生严重质疑。
村民透露,他们在2004年签订的30年土地承包合同中,已对沙土地进行大量改良和投资。如今政府突然要求高额追加费用,令已投入巨资的村民们承受巨大经济压力。事件曝光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网友纷纷指责涉事干部如同地痞,呼吁彻查是否存在涉黑问题。
县政府已对此事高度重视,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公众期待早日公布公正处理结果,以保障受影响村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呼吁政府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确保其真正服务于人民。
面对这一现实,人们痛心疾首:朴实的农民竟遭此不公待遇,付出高昂租金却无法自由耕作,仿佛置身一场惊心动魄的乡村剧。村支书先是声称镇里要求收取每亩200元,后又改口说是县里指令,坚持执行。对此,村民们的合同权益被肆意践踏,干部们甚至搬出民法典中的“情势变更”条款,声称草地变为耕地,土地性质改变导致价格上涨,故有权收费。
律师何文杰指出,此事应由村委会负责。荒地并非自行变好,民法典第533条虽提及“重大变化”情况下可重新协商或寻求司法途径解决合同纠纷,但村干部直接阻拦、没收工具的做法既粗暴又不符合程序。另一律师亦强调,《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这意味着在此案例中,民法典并不适用。
律师们一致认为,农民无须知晓民法典细节,干部以此为由强行收费实属不当。他们质疑所谓的“无法预见”情况,指出农民开垦荒地提升价值,干部岂能坐享其成?
网友对事件看法不一,部分人认为若合同明确土地用途并规定加价条件,则加钱合理;更多人则强烈谴责干部不懂法、滥用职权,担忧如此营商环境将打击投资者信心,呼吁严惩涉事干部,保护农民权益。同时,有人指出事件核心在于查清土地性质及是否涉及违法开垦。
我们呼吁相关部门迅速介入,公正调查,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民的春耕关乎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任何理由都无法成为阻挠他们辛勤耕耘的借口。期待此次事件能得到妥善解决,让农民得以顺利进行春耕。
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多位种植户向“中国三农发布”反映,他们在与村集体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后,遭遇镇、村干部阻止春耕,被告知需额外支付“增补承包费”才能继续耕种
2024-04-24 07:34:10村民谈开鲁县春耕被拦纷争源头近日,一则关于内蒙古开鲁县干部下田拦阻春耕并要求农民交钱的视频在网络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网民们困惑:身为地方干部,为何要阻碍农民进行春耕作业?事件起源于4月22日
2024-04-25 10:22:34蹊跷的“增补承包费”近日,一则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种植户在春耕时遭遇镇村干部阻挠并被要求“种地交钱”的消息迅速传播。开鲁县委对该事件高度重视,已组建工作组展开调查。
2024-04-24 11:27:30网友热议干部下田拦春耕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多位种植户遭遇镇、村干部阻挠春耕,声称需额外支付“增补承包费”方可下田,尽管他们已与当地签订长期土地承包合同。
2024-04-24 10:36:11干部下田拦春耕近日,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针对“农民种地需先交钱”事件作出回应。4月22日,一则关于“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国土三调新增耕地有偿使用”的信息在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公众热议
2024-04-23 11:31:26内蒙古官方通报干部下田拦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