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是很多人最大的担忧。李英的爱人有网上理财的习惯,平时也用手机支付,他特别留意网络诈骗方面的报道,让自己“多长个心眼儿”。他说,“有一次我在微信上扫了一个二维码,人家发给我一个红包,我让我儿子看了一下,他说没有问题我才接收。”
中老年人也是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快看!这三种东西要少吃”“一个老教授的忠告,看完多活十年”“刚出的事,看了的人都吓一跳”……2017年网络辟谣平台处理的谣言文章涉及健康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类文章占比最大,这些恰好是中老年人常看的内容。似是而非的内容配上“标题党”,扰乱了中老年人的判断。
陈云松说,长期以来,中老年人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权威媒体,信任度高;面对新媒体,他们也习惯性“照单全收”。国外心理学专家临床测试发现,信任感存在代际差异,中老年人对骗局的识破能力更低。
一些技术性障碍,从根本上影响了中老年人使用新媒体的体验。
“我都不敢在我爷爷的电脑上用网银了。”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郑馨宜说,她70多岁的爷爷会用电脑、手机,但不会用杀毒软件,流氓程序和垃圾插件防不胜防。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丽指出,新应用、新产品发展快,中老年人接受慢,即使手把手教,问题还会层出不穷。同时,老年机目前并不普及,且主要是从屏幕和声音两个角度考虑受众需求,中老年群体在管理系统、应用软件上的很多特殊需求很难满足。
新需求各方协力
提倡年轻人“文化反哺”中老年人
“因为爸妈相信WiFi致癌,我就自己办了一个公众号,给他们推送一些靠谱的信息。现在,这个号已有近万名粉丝。”“老爸老妈看这里”公众号创办人孙亮告诉记者,从2015年底至今,除了提供一些适用于中老年人阅读的娱乐内容,公众号的重点内容就是辟谣信息。在公众号的功能介绍里,他写道:“公众号初衷是希望能武装父母朋友圈。努力为老爸老妈辟谣,我们在行动!”
随着线上支付日渐普遍,不论是商店还是餐馆,甚至是在农贸市场,消费者大多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可对于市民李先生来讲,这样一件原本方便的事情,却引来了新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