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专家:人情关系社会不改变 将高考送进坟墓也没用(4)

2017-05-10 00:34:25  剥洋葱people    参与评论()人

当年,他在农村插队时,队里5个知青,共同的心愿是早日“上调”到城里做一名工人。如果再奢侈点,能被推荐读个中专,“就更好了”。

推荐上大学,对当时的刘海峰来说几乎不可能。

他的父母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在龙岩县任教。文革中因家庭成分不好受到冲击,更无关系可走。在队里劳动,别人一天挣10工分,他拼命干,因为不熟练,拿4.5分,“看不到希望”。

生活唯一的信心来自父亲从任教的中学借出的图书。

夜里看水渠时,知青间传阅的《牛虻》被他一口气翻了六遍。在地里看西瓜时,他点着一豆油灯看完了《第二次握手》。工余时间知青们猜拳喝酒、抽烟聊天,他一个人关在屋里,和屋下的牛相伴,“做书呆子”。

那些描写主人公曲折事业、生活和爱情的小说,像别人的酒,被他借来浇了自己心里的块垒。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通知传遍乡野时,他也不被看好。母亲单位的同事像是提醒一样,“你家这种身份,孩子能考上中专就不错了。”

压抑感一直持续到他办理档案转接手续那一天。他拿着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走到耕山队队长家门口时,听见队长对一位干部子弟说,“海峰考上厦门大学,这下可痛快死了。”

“恢复高考不是简单地恢复了一种考试制度,而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恢复高考30周年时,有学者在东莞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说。

对公平与公正的追求,成为他身上的一枚烙印。被权力寻租的不安刺激着,在高考改革的问题上,他始终坚持刚性指标为主,辅之以多元的考核。

专家:人情关系社会不改变 将高考送进坟墓也没用

1982年,刘海峰的同学在毕业纪念册上为其留下临别赠言。

理性维护高考

刘海峰性格温和,从中学起,在班里就有外号“秀才”。刘海平印象中,哥哥言语不多,从来不会与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那时,刘海平不会想到,十几年后,文弱的大哥会成为舌战群儒的“战士”。

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教后,刘海峰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的“高考”——科举考试,继而又研究现代高考制度。

关键词:人情关系高考
关闭